火车站出站地道恢复防水施工质量控制(ppt)

附件详情

  • 目录
  • 一、项目概要
  • 二、小组简介
  • 三、课题选择
  • 四、现状调查分析
  • 五、确定目标值
  • 六、目标论证
  • 七、原因分析
  • 八、要因确认
  • 九、制定对策
  • 十、对策实施
  • 十一、效果检查
  • 十二、巩固措施和标准化
  • 十四、总结及今后打算
  • 十五、附 件

附件详情

【项目概要】 该项目建筑设计面积:13668平方米,层数二层,建筑高度19.7m;基础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分布于三个站台;楼面为劲性混凝土框架结构,屋架为钢管桁架结构。 工程所处位置的地面、地下、空中既有设施繁多:三个站台地下有错综复杂的通信、信号、广播、照明、电力等各种电缆线及各种给排水管道,空中有纵横交错的二万七千五百伏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上6个股道的线路,每天有18对旅客列车到发,16对货运列车通过及20次调车作业。 工程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施工三站台基础至楼面,第二阶段施工二站台基础至楼面,第三阶段连接二、三站台楼面,第四阶段施工一站台基础至楼面,第五阶段连接一、二站台楼面。 【施工缺陷】
1 地道壁渗、漏水;2 地道侧壁垂直度差;3 新旧混凝土衔接不平整;4 新旧装修面层色差大;5 地道底板水平度不够。
末端因素:
1 质量责任
制落实不够;2 赶工期忽视质量;3 材料进场检验把关不够严格;4 设备陈旧;5 局部修复防水质量难以控制;6 防水材料配合比不当;7 变形缝防水层难以修补;8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9 施工场地狭小;10 旅客及车站人员通行干扰大;11 旧防水层破损。
要因及对策措施:
1 局部修复防水质量难以控制:合理设置防水层,设置多道防水,加强细部防水处理。
2 变形缝防水层难以修补:重新施工变形缝防水层,采用遇水膨胀橡胶进行修复。
3 旧防水层破损:“内病外治”,在地道内侧对渗水处进行封堵。
ppt格式 共69页 编制时间:10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