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doc

该附件得主要内容有: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原则与基本构成、减轻地质灾害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地质灾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程度评价。

一、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原则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伴随机械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类前进的步伐加快,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进程。然而,在这一进程中,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和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日益严重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灾害加剧,成为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继而威胁人类未来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形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过去走过的历程,思考人类发展历程中,特别是工业化以来的得失,努力探求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减灾协调的长久发展之路。

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认可,并成为人类的共同口号。但迄今对可持续发展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对自身发展进行深刻总结和长远前瞻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性发展纲领,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改善和提高世世代代人的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所体现的发展原则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公平发展原则。即实现本代人的公平发展和前后代之间的持续性公平发展。一方面给当代全体人民以平等发展机会,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同时又不能为当代人的幸福而损害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要给子孙后代以公平利用资源与环境的权利。

第二,共同发展原则。尽管世界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但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拥有共同开发利用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权利,与此同时也共同担负保护地球,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责任。因此,只有世界各国共同行动,维护共同利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各种因素可归结为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好这两方面关系:一方面实现国家、地区的友好协作,创造平等、自由、和平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建设性地开发利用资源,保护与改善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良好运行,支持地球生命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已经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了百余万年,“今后还要世世代代生存下去”,因此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不仅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而是世代相传、永续无期的长远目标。

…………

共8页

地质灾害的破坏效益及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示意图

建立地质灾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