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枢纽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doc

附件详情

  •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
  • 1.1 项目概要 1
  • 1.2 合同项目范围与主要工程量 1
  • 1.3 控制性工期要求 5
  • 1.4 水文气象资料 8
  • 1.5 地形地质条件 11
  • 1.6 现场施工条件 14
  • 1.7 工程施工特点 16
  • 第二章 施工总体规划 18
  • 2.1 编制依据 18
  • 2.2 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总目标 18
  • 2.3 施工组织机构 19
  • 2.4 施工难点、重点及主要措施 23
  • 2.5 与其它标段的协调配合措施 29
  • 第三章 施工总布置 31
  • 3.1 施工总布置原则及场地规划 31
  • 3.2 施工道路布置 32
  • 3.3 施工支洞布置 33
  • 3.4 生活、办公营地 36
  • 3.5 砂石、混凝土拌和系统 37
  • 3.6 综合加工厂 37
  • 3.7 机械修配、保养、停放场 39
  • 3.8 钢管及金结加工厂 40
  • 3.9 仓库及材料堆放场 40
  • 3.10 土石方调配及渣场规划、维护 41
  • 3.11 施工供风系统 43
  • 3.12 施工供水系统 43
  • 3.13 施工供电与照明 45
  • 3.14 施工通风系统 49
  • 3.15 施工排水系统 55
  • 3.16 工地试验室 57
  • 3.17 施工通讯 57
  • 3.18 安全生产设施 57
  • 3.19 其他零星设施 57
  • 3.20 现场管理措施 58
  • 第四章 施工总进度 60
  • 4.1 编制原则 60
  • 4.2 工期目标 60
  • 4.3 控制性工期 61
  • 4.4 施工关键线路 62
  • 4.5 主要项目施工程序及进度安排 62
  • 4.6 主要施工强度指标 72
  • 4.7 工期保证措施 73
  • 第五章 施工区防洪及围堰 77
  • 5.1 尾水出口围堰设计 77
  • 5.2 尾水出口围堰施工及拆除 78
  • 5.3 基坑排水 80
  • 5.4 修山大沟施工导排水方案 80
  • 5.5 施工区水流控制及防洪度汛措施 81
  • 第六章 厂房进水口施工 85
  • 6.1 施工特性 85
  • 6.2 主要施工项目及工程量 85
  • 6.3 施工程序 86
  • 6.4 二期开挖及断层处理 87
  • 6.5 进水塔混凝土浇筑 91
  • 6.6 进水塔后交通道石渣回填施工 103
  • 6.7 进水口施工工期及强度 104
  • 6.8 进水塔混凝土浇筑与压力管道施工干扰处理措施 106
  • 6.9 施工安全措施 106
  • 6.10 设备配置计划 107
  • 6.11 劳动力配置计划 108
  • 第七章 厂房尾水出口施工 109
  • 7.1 施工特性 109
  • 7.2 主要施工项目及工程量 109
  • 7.3 施工布置 110
  • 7.4 施工程序 111
  • 7.5 土石方开挖及支护 112
  • 7.6 闸体混凝土浇筑 113
  • 7.7 尾水渠混凝土浇筑 114
  • 7.8 启闭机室混凝土浇筑 114
  • 7.9 护岸工程施工 114
  • 7.10 修山大沟拱桥施工 114
  • 7.11 施工工期及强度 115
  • 7.12 设备配置计划 116
  • 7.13 劳动力配置计划 117
  • 第八章 引水发电系统洞室群开挖与支护 118
  • 8.1 概述 118
  • 8.2 施工控制性进度要求 123
  • 8.3 地下洞室群开挖总体施工程序 124
  • 8.4 压力管道开挖与支护 125
  • 8.5 主副厂房开挖与支护 137
  • 8.6 母线洞开挖与支护 146
  • 8.7 主变室开挖与支护 148
  • 8.8 机组尾水检修闸门室开挖与支护 152
  • 8.9 尾水调压室开挖与支护 158
  • 8.10 尾水隧洞、尾水支洞、尾水管开挖与支护 167
  • 8.11 通风系统开挖与支护 180
  • 8.12 出线洞开挖与支护 185
  • 8.13 排水洞开挖与支护 187
  • 8.14 厂坝电梯井开挖与支护 187
  • 8.15 运输交通洞开挖与支护 189
  • 8.16 施工支洞开挖与支护 192
  • 8.17 开挖支护施工工艺说明 196
  • 8.18 预应力锚索施工 208
  • 8.19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 217
  • 8.20 洞与洞、洞与井交叉部位施工措施 218
  • 8.21 斜(竖)井开挖安全措施 219
  • 8.22 三大洞室顶拱层开挖及高边墙施工安全措施 219
  • 8.23 塌方处理措施 220
  • 8.24 爆破振动及超欠挖控制措施 221
  • 8.25 通风、排水综合治理措施 221
  • 8.26 开挖施工 进度计划 222
  • 8.27 主要资源配置 222
  • 第九章 地下厂房系统混凝土浇筑 227
  • 9.1 压力管道混凝土浇筑 227
  • 9.2 主、副厂房混凝土浇筑 239
  • 9.3 母线洞及主变运输洞、交通洞混凝土浇筑 258
  • 9.4 主变室混凝土浇筑 259
  • 9.5 尾闸室及尾水支洞混凝土浇筑 260
  • 9.6 尾调室混凝土浇筑 265
  • 9.7 尾水隧洞混凝土浇筑 271
  • 9.8 通风系统混凝土浇筑 279
  • 9.9 厂坝电梯井混凝土浇筑 285
  • 9.10 出线洞混凝土浇筑 290
  • 9.11 运输交通洞混凝土浇筑 294
  • 9.12 排水廊道混凝土浇筑 298
  • 9.13 施工支洞混凝土封堵施工 301
  • 9.14 施工进度安排 302
  • 9.15 施工安全措施 302
  • 9.16 设备配置计划表 303
  • 第十章 混凝土施工专项技术 306
  • 10.1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防裂措施 306
  • 10.2 镜面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艺 311
  • 第十一章 建筑给排水及初装修 317
  • 11.1 砌砖工程施工 317
  • 11.2 抹灰工程施工 320
  • 11.3 地面工程施工 324
  • 11.4 给排水安装工程施工 325
  • 第十二章 压力钢管及机电埋件制安 332
  • 12.1 概 述 332
  • 12.2 施工布置 335
  • 12.3 施工进度与施工强度 339
  • 12.4 压力钢管制造 342
  • 12.5 压力钢管安装 351
  • 12.6 压力钢管焊接 354
  • 12.7 压力钢管涂装 357
  • 12.8 钢结构制安 362
  • 12.9 机电埋件制安 364
  • 12.10 资源配备 368
  • 12.11 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措施 370
  • 第十三章 钻孔和灌浆工程施工 372
  • 13.1 概述 372
  • 13.2 施工特性 374
  • 13.3 施工布置 376
  • 13.4 施工总体程序 378
  • 13.5 灌浆试验 378
  • 13.6 顶拱回填灌浆 380
  • 13.7 固结灌浆 382
  • 13.8 帷幕灌浆 385
  • 13.9 钢衬接触灌浆 388
  • 13.10 支(探)洞封堵灌浆 389
  • 13.11 排水孔 391
  • 13.12 质量控制措施 392
  • 13.13 安全施工措施 394
  • 13.14 施工进度计划 394
  • 13.15 主要设备配置 396
  • 13.16 劳动力计划 397
  • 第十四章 施工测量及试验、检测 399
  • 14.1 施工测量 399
  • 14.2 原材料试验检测 404
  • 14.3 砼配合比试验 406
  • 14.4 砼质量检测 406
  • 14.5 爆破试验 408
  • 14.6 施工安全监测 413
  • 14.7 测量、试验及检测仪器设备汇总表 415
  • 第十五章 原型观测工程 419
  • 15.1 概述 419
  • 15.2 工作项目 419
  • 15.3 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419
  • 15.4 主要工作量 420
  • 15.5 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检验和率定 422
  • 15.6 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 423
  • 15.7 合同期监测 429
  • 15.8 合同期监测资料的整编和分析 431
  • 15.9 质量保证措施 434
  • 第十六章 施工信息化管理 438
  • 16.1 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438
  • 16.2 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438
  • 16.3 施工信息管理系统形成 439
  • 16.4 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及安全运行措施 439
  • 16.5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440
  • 16.6 人员配备 440
  • 第十七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441
  • 17.1 质量方针、原则及目标 441
  • 17.2 工程质量的控制标准 441
  • 17.3 质量管理机构 441
  • 17.4 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451
  • 17.5 质量管理措施和办法 454
  • 17.6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456
  • 第十八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62
  • 18.1 安全管理目标 462
  • 18.2 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462
  • 18.3 安全保证体系 465
  • 18.4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467
  • 18.5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468
  • 18.6 地下洞室施工重点抓好的安全工作 469
  • 18.7 雨季、汛期施工安全措施 473
  • 第十九章 文明施工措施 475
  • 19.1 文明施工的目标 475
  • 19.2 文明施工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475
  • 19.3 文明施工实施措施 476
  • 19.4 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 478
  • 第二十章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479
  • 20.1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479
  • 20.2 环境保护的目标 479
  • 20.3 环境保护措施 479
  • 第二十一章 有关工期提前的建议方案 484
  • 21.1 建议方案控制性工期 484
  • 21.2 建议方案的可行性 485
  • 21.3 建议方案的保证措施 486

附件详情

本水电站工程属大(1)型一等工程,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为一级建筑物。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拦沙及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水库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能力,系C江中下游河段的“龙头水库”。该工程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292m)、坝后水垫塘及二道坝、左岸泄洪洞及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组成。大坝建成后将形成149.14×108m3的水库,电站装机容量4200MW(6×700MW)。工程内容包括尾水系统工程、引水系统工程、地下厂房工程等。 工程施工特点: (1)地下洞室规模大,开挖施工强度高。 (2)交叉洞室、相邻洞室多,相邻洞室之间岩柱、岩层距离小,尤其是大跨度、高边墙的主厂房、尾调室与6条压力管道、6条母线洞、6条尾水支洞的交叉口,围岩稳定问题十分突出。 (3)地质较复杂,Ⅲ级、Ⅳ级结构面发育,地应力较高,对围岩稳定不利。
(4)竖井、斜井多,深度大,开挖及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
(5)尾水洞出口段属大跨度浅埋洞段,边坡及围岩稳定问题突出,施工难度大,且受水流控制的影响,围堰布置及施工难度较大。
【内容摘要】
围堰施工
围堰施工顺序为:覆盖层开挖、岸坡接头施工→土石渣填筑→防渗板墙施工→土工膜铺设及堰体加高→护脚、护坡。
(1)覆盖层开挖、岸坡接头施工
施工道路从尾水出口主干道进入。覆盖层开挖主要为围堰下游与岸坡接头部分。主要采用1.6m3反铲进行分层开挖清理,石方手风钻钻孔爆破,开挖料用20t~32t自卸车装运至施工弃料场。齿墙混凝土浇筑由右岸混凝系统供应,6m3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人工立组合钢模板,混凝土泵送入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高喷防渗墙施工
高喷防渗墙在围堰防渗平台填筑完成后施工。采用三重管法,旋摆结合建造防渗墙,当墙深超过30m时,为防止开叉,采用单旋法建造防渗墙。墙体深入下部基岩30~50cm。
高喷灌浆钻孔采用XY-2PC钻机造孔,泥浆护壁,终孔后向孔内注满浓泥浆预防塌孔、缩径。高喷灌浆采用分序喷灌,分为两序,Ⅰ序摆喷,Ⅱ序旋喷,相邻两个Ⅰ序完成后,便可施工Ⅱ序。序间间隔时间不超过24小时。摆喷角度拟45°,顺防渗轴线对称摆。喷射水压40Mpa,浆压0.6~1Mpa,喷射转速和提速根据地层资料和孔口返浆情况等确定。为确保围堰与大坝下游围堰接头部位防渗可靠,接头处布置2~3排喷灌孔,排距40~50cm。
共468页,编制。


钢管内支撑结构示意图

力钢管分段、分节示意图

压力管道混凝土施工方法一览表

主要施工排水系统布置特性表

输水管图

导流洞进口围堰平面布置及结构图

湿喷混凝土工艺流程图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