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剪结构高层住宅施工组织设计.doc

附件详情

  • 1编制依据及说明 1
  • 1.1编制原则 1
  • 1.2编制依据 1
  • 2项目概要 3
  • 2.1建筑及装饰概况 3
  • 2.2结构概况 5
  • 2.2.1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 6
  • 2.2.2钢筋 6
  • 2.2.3人防结构设计 6
  • 3施工管理目标 6
  • 3.1质量目标 6
  • 3.2工期目标 6
  • 3.3施工安全目标 6
  • 3.4环境目标 6
  • 3.5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7
  • 3.6合同履约目标 7
  • 4施工组织机构 7
  • 4.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说明 7
  • 4.2现场施工机构设置图 8
  • 4.3机构及主要人员职责 10
  • 4.3.1 工程管理中心 10
  • 4.3.2 人力资源部 10
  • 4.3.3 财务部 11
  • 4.3.4项目经理 11
  • 4.3.5项目部总工程师 12
  • 4.3.6责任工长职责 12
  • 4.3.7质量员(属安质部) 12
  • 4.3.8安全员(属安质部) 13
  • 4.3.9试验员(属工程部) 13
  • 4.3.10计量人员(属工程部) 13
  • 4.3.11材料员(属物设部) 14
  • 4.3.12环保员(属工程部) 14
  • 4.3.13职业健康管理员(属综合办公室) 15
  • 4.3.14专业工长(属工程部) 15
  • 4.3.15机械管理员(属物设部) 15
  • 4.3.16劳资定额员(属综合部) 15
  • 4.4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运行 16
  • 4.5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保障措施 16
  • 5施工准备 17
  • 5.1现场准备 17
  • 5.1.1施工用水 17
  • 5.1.2消防用水 17
  • 5.1.3现场排污 17
  • 5.1.4施工用电 17
  • 5.1.5施工通讯 18
  • 5.2技术准备 18
  • 5.3主要项目施工方案措施 18
  • 6施工部署 19
  • 6.1指导方针 19
  • 6.2劳动力的配备 19
  • 6.2.1劳动力的管理 19
  • 6.2.2劳动力的配置计划 20
  • 6.2.3劳动力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 21
  • 6.3施工机械配备 21
  • 6.3.1施工机械计划 21
  • 6.3.2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22
  • 6.3.3机具、设备供应保证措施 22
  • 6.4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3
  • 6.5施工总平面布置 24
  • 6.6该项目的特殊过程 25
  • 7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25
  • 7.1施工分区 25
  • 7.2施工测量 26
  • 7.2.1测量 26
  • 7.2.2控制点移交 27
  • 7.2.3工程平面控制 27
  • 7.2.4工程标高控制 27
  • 7.2.5沉降观测 28
  • 7.2.6施工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28
  • 7.3大体积 混凝土工程 28
  • 7.3.1工程特点 28
  • 7.3.2混凝土浇筑方法 28
  • 7.4地下室防水工程 31
  • 7.4.1结构施工 38
  • 7.4.2卷材施工 39
  • 7.4.3卷材防水层施工要点 39
  • 7.5 钢筋工程 39
  • 7.5.1钢筋材质要求 39
  • 7.5.2钢筋的堆放与保管 40
  • 7.5.3钢筋代用 40
  • 7.5.4钢筋配料 40
  • 7.5.5钢筋加工 40
  • 7.6混凝土工程 46
  • 7.6.1混凝土厂家选用 46
  • 7.6.2材料 46
  • 7.6.3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47
  • 7.6.4操作工艺 47
  • 7.7模板工程 50
  • 7.8脚手架工程 53
  • 7.8.1搭设策划 53
  • 7.8.2材料 53
  • 7.8.3 脚手架施工要点 55
  • 7.9砖砌体工程 63
  • 7.9.1 砌体项目概要 63
  • 7.9.2 砖砌体施工要点 63
  • 7.10抹灰工程 64
  • 7.10.1工艺流程 64
  • 7.10.2施工要点 64
  • 7.10.3施工注意事项 65
  • 7.11外墙面砖工程 66
  • 7.11.1工艺流程 66
  • 7.11.2施工要点 66
  • 7.12地板砖工程 67
  • 7.12.1工艺流程 67
  • 7.12.2施工要点 67
  • 7.13 涂料工程 68
  • 7.13.1工艺流程 68
  • 7.13.2施工要点 68
  • 7.14外墙保温工程 69
  • 8质量保证措施 69
  • 8.1建立质量管理机构 69
  • 8.2技术保证措施 71
  • 8.2.1项目技术质量管理流程图 71
  • 8.2.2技术保证措施 72
  • 8.4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72
  • 8.4.1材料管理 72
  • 8.4.2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 73
  • 8.4.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73
  • 8.5计量保证措施 73
  • 8.6检验试验计划 74
  • 8.7主体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75
  • 8.7装饰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81
  • 9工期保证措施 90
  • 9.1组织管理措施 90
  • 9.2机械设备的配置措施 92
  • 9.3施工组织技术措施 92
  • 10安全保证措施 93
  • 10.1安全管理的实施 93
  • 10.2安全施工的具体措施 95
  • 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9
  • 11.1防止大气污染 100
  • 11.2防止水污染 101
  • 11.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101
  • 11.4废弃物管理 102
  • 11.5材料设备的管理 102
  • 11.6环保节能材料设备的选择 102
  • 11.7其他措施 103
  • 12季节性施工和成品保护措施 104
  • 12.1雨季施工措施 104
  • 12.2冬季施工措施 104
  • 12.3成品保护措施 105
  • 13总包对分包的管理措施 106
  • 13.1总分包单位的管理责任 106
  • 13.2 总承包管理措施 106
  • 13.2.1 健全总分包合同管理 106
  • 13.2.2 实行文件会议标准化管理,保证信息的及时沟通和指挥的顺利贯彻 107
  • 13.2.3 现场协调工作程序措施 107
  • 13.2.4 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 108
  • 13.2.5 技术控制措施 108
  • 14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管理 109
  • 15建立质量回访维修制度 110

附件详情

建筑设计面积:170751m2;建筑基底面积:4202m2;建筑用途:住宅楼;建筑特点:外立面复杂; 地下室防水工程:地下室底板及外墙设计均为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和1.5厚聚氯乙烯丙纶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施工属于特殊过程,具体控制专项施工方案另详。止水措施:1、钢板止水带:主要在地下室外挡土墙施工缝处竖向止水措施,砼浇筑将钢板埋入。2、遇水膨胀止水条:用于外挡土墙地面以上500mm高处水平施工缝止水措施,砼浇筑后初凝采用木条压槽,槽深2cm,宽度3cm,然后将止水条放入槽中,采用水泥钉将止水条钉在原砼上,保证止水条与砼表面接触紧密。3、遇水膨胀止水条(后浇带):用于后浇带处竖向止水措施,在后浇带两侧的砼浇筑时,采用2x3cm的木条固定在后浇带两侧的侧模上,砼浇筑完成后将模型拆除并将木条剔除,然后用水泥钉将止水条钉在砼上的槽内,保证止水条与砼表面接触紧密。 墙、柱混凝土浇筑: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 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每层厚度不大500m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墙、柱高在3m 之内,可在顶面直接下混凝土浇筑,墙、柱高超过3m 应采取措施,可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装槽分段浇筑。每段的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浇筑后将门子洞封实,并用箍箍牢。墙、柱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应留在主梁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 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墙、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墙、柱钢筋加以整理,根据钢筋上红色标高标志,将表面找平。混凝土表面处理要反复进行多次,以消除表面裂缝。 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1.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2.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3.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砼浆流失造成栏根。4.当梁、板跨度≥4m时,其模板按跨度的3‰起拱。5.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 …………
共116页,。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