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城际铁路跨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钢桁梁斜拉桥).doc

附件详情

  •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
  • 1.1 编制依据 1
  • 1.2 编制原则 1
  • 2. 项目概要 2
  • 2.1 项目简介及工程地理位置 2
  • 2.2 桥跨布置及结构 2
  • 2.2.1 主桥 2
  • 2.2.2 非通航孔正桥 4
  • 2.2.3 跨大堤桥 5
  • 2.2.4 池州侧引桥 5
  • 2.2.5 安庆侧引桥 5
  • 2.3 自然地理特征 6
  • 2.3.1 气象 6
  • 2.3.2 水文 6
  • 2.3.3 地质 6
  • 2.3.4 航道及航运 7
  • 2.4 主要技术标准 8
  • 2.5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8
  • 2.5.1 主要工程项目 8
  • 2.5.2 主要工程数量 8
  • 2.6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8
  • 2.6.1 主要工程特点 8
  • 2.6.2 工程施工的重点 9
  • 2.6.3 工程难点 9
  • 3.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9
  • 3.1 建设管理目标 9
  • 3.1.1 质量目标 9
  • 3.1.2 安全生产目标 9
  • 3.1.3 工期目标 9
  • 3.1.4 环境保护目标 9
  • 3.2 施工组织管理 9
  • 3.2.1 施工组织机构 9
  • 3.2.2 人员、机械设备及材料采购 10
  • 3.3 施工工区划分及施工 场地布置 10
  • 3.3.1 施工工区划分 10
  • 3.3.2 施工场地布置 11
  • 4. 大临设施 12
  • 4.1 池州侧大临设施 12
  • 4.1.1 施工便道和进场道路 12
  • 4.1.2 供电 12
  • 4.1.3 码头 13
  • 4.1.4 栈桥和人员通道 13
  • 4.2 安庆侧大临设施 13
  • 4.2.1 施工便道和进场道路 13
  • 4.2.2 施工用电 13
  • 4.2.3 施工栈桥 14
  • 5. 施工进度计划 14
  • 5.1 施工进度安排 14
  • 5.2 主要工程项目的工期计划 15
  • 6.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5
  • 6.1 主桥施工方案 15
  • 6.1.1 主桥基础施工方法 15
  • 6.1.2 主桥墩身 21
  • 6.1.3 主桥钢梁施工 22
  • 6.1.4 斜拉索 23
  • 6.2 池州侧引桥 23
  • 6.2.1 钻孔桩施工 23
  • 6.2.2 墩身施工 23
  • 6.3 安庆侧引桥 23
  • 6.3.1 钻孔桩施工 23
  • 6.3.2 承台施工 24
  • 6.3.3 墩身施工 24
  • 6.3.4 上部结构施工 24
  • 7. 质量保证措施 24
  • 7.1 质量保证体系 24
  • 7.2 质量保证措施 24
  • 7.2.1 建立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25
  • 7.2.2 加强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25
  • 7.2.3 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25
  • 7.2.4 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25
  • 7.2.5 加强施工过程的试验与检验 25
  • 7.2.6 保证施工中的资料完整齐全 25
  • 7.2.7 加强冬季、雨季施工的质量控制 25
  • 7.2.8 工期紧时的质量保证措施 25
  • 7.2.9 关键工程施工工艺的质量保证措施 26
  • 8. 安全保证措施 27
  • 8.1 安全保证体系 27
  • 8.2 安全保证措施 27
  • 8.2.1 安全防范要点 27
  • 8.2.2 建立安全生产体系 27
  • 8.2.3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 27
  • 8.2.4 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27
  • 8.2.5 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27
  • 8.2.6 认真执行事故报告制度 27
  • 8.2.7 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28
  • 8.2.8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批 28
  • 8.2.9 主要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 28
  • 9. 工期控制措施 29
  • 9.1 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29
  • 9.2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30
  • 9.3 资源保证措施 30
  • 10.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30
  • 10.1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30
  • 10.1.1 建立健全专职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强化管理 30
  • 10.1.2 施工准备阶段的保护措施 30
  • 10.1.3 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抓好落实工作 30
  • 10.1.4 施工阶段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30
  • 10.1.5 竣工后的环境保护措施 31
  • 11. 文明施工 31
  • 11.1 文明施工目标 31
  • 11.2 文明施工措施 31
  • 11.2.1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31
  • 11.2.2 文明 施工资料 管理 31
  • 11.2.3 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31
  • 12. 冬季、雨季和汛期的施工措施 31
  • 12.1 冬季施工安排 31
  • 12.1.1 做好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工作
  • 12.1.2 做好设备的防寒保养 32
  • 12.2 雨季施工安排 32
  • 12.3 夜间施工安排 32
  • 附表:
  • 附表一: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 附表二:拟投入该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 附表三:拟配备该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 附表四:全桥主要大临设施材料数量表

附件详情

项目概要: 大桥全长2996.8m,其中主桥采用跨度为101.5+188.5+580+217.5+159.5+116m的钢桁梁斜拉桥;非通航孔正桥采用6孔跨径64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池州xx侧引桥采用16孔梁长32.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跨大堤桥采用48.9+86+48.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xx侧引桥采用15孔梁长32.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及2孔梁长24.6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主桥采用103+188.5+580+217.5+159.5+117.5m两塔钢桁斜拉桥方案,全长1366m。主梁为三片主桁钢桁梁,桁间距2×14m,节间长14.5m,桁高15m。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顶高程+204.00m,塔底高程-6.00m,斜拉索为空间三索面,立面上每塔两侧共18对索,全桥216根斜拉索。 主梁为”N”字型桁式,横向采用三片桁结构,主桁的横向中心距各为14m,桁高15m,节间距14.5m。 钢梁主结构的钢材材质采用Q420qE和Q370qE,其中上弦杆的上水平板及下弦节点板还应达到Z向性能Z35级或与此相当的性能要求。联结系采用Q345qD,附属结构采用Q235B。
主桁上下弦杆均为箱型截面,上弦杆内高1000mm,内宽1200mm,板厚20~48mm。下弦杆内高1400mm,宽1200mm,板厚20~56mm。下弦杆顶板向桁内侧加宽700mm与整体桥面板焊接。腹杆主要采用H型截面。H型杆件宽1200mm,高720和760mm,板厚20~48mm。根据不同的受力区段选用不同的杆件截面,在辅助墩附近的压重区梁段,腹杆采用箱型截面杆件。
主桁采用焊接杆件,整体节点。在节点外以高强度螺栓拼接的建筑设计结构形式,上下弦杆四面等强对接拼装。H型腹杆采用插入式连接。箱型腹杆采用四面与主桁节点对拼的连接形式。主桁拼接采用M30高强螺栓。
斜拉索与主梁的锚点,是在对应于上弦节点板的水平板之上焊接拉板,在两拉板之间焊接钢锚箱的拉板建筑设计结构形式。斜索的拉力通过厚32~52mm的锚箱主体板件两端将拉力传递给主桁节点。
工程施工的重点:
1.水中主塔墩基础工程。包括大体积基础围堰设计、制造、浮运、定位;大型护筒制造、吊装、下沉,大直径深孔钻孔桩施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供应、浇筑,墩位处的冲刷防护等内容。
2.主塔工程。
3.钢桁梁与斜拉索的制造与安装工程。
工程难点:
1.xx岸电力供应距离远。
2.工程主桥施工区域水深、流速大,航道繁忙,特别对主墩基础施工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制作、下河、浮运、定位施工难度大。
3.钻孔桩为大直径超深度钻孔桩,其桩长数量多,要确保每一根桩的施工质量,在深水中插打钢护筒,保证位置的精度和顺利下沉到位是一个难点。
4.主墩围堰封底及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及混凝土施工组织难度较大。
5.xx侧无索区钢梁架设困难。
6.钢桁梁安装中的精度控制工程。
7.斜拉桥主索索力控制工程。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