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第三大桥北引桥施工某合同段(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

附件详情

一、项目概要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沪蓉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长江南京河段,距长江入海口约350公里,在现有南京长江一桥上游约19公里。北岸在西江口下游约1公里,属南京市江浦区。大桥全长4744米,北引桥长3078米。北引桥XX合同段自19号墩(墩属主桥标)至44号墩,长1258米,分为5联,第一联至第四联为5×50=250米,第五联为2×50+58+2×50=258米。 二、地形及地貌 20#-26#墩位于江中,地面高程-3.0~4.2米;27#-28#墩位于长江内漫滩,地面标高5.8米,芦苇丛生,于江边有一小冲刷陡坎;29#(江堤)-41#墩(二道江堤)密布鱼塘,地面高程4.2米;42#-44#墩为鱼塘和农田。 三、地质及水文
桥位区大地构造单元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断陷带中的次级构造-宁芜断陷盆地西北缘的江浦坳陷内,区域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地层有:亚粘土、粘土、亚砂土,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细砂夹亚粘土,粉细砂(局部夹中砂),粉细砂,砂砾、中粗砂(局部卵石),卵砾石,全至微风化泥岩,泥岩夹砂岩。桥位区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现象有软土、岩石膨胀土、基岩软弱夹层及砂土液化。
桥位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潜水、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及长江水对混凝土均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长江南京河段属分汊河型,平面形态宽窄相间,桥位处于新潜洲汊道与梅子洲汊道之间的单一微弯段,断面形态为不对称“V”,北岸为滩地。经护岸处理,桥位河势基本稳定。
本河段属感潮河段,每日有两次高潮和低潮,多年平均潮位3.39米,平均潮差0.52米,最大潮差1.56米,桥位处历年最高潮位8.69米,多年平均流量28800m3/s。
南京河段警戒水位为6.59米,堤防防御设计洪水位为8.69米,桥位处堤顶超设计洪水位2米。
四、当地气象条件
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带,具有季风性、湿润性的特点,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C,最低月平均气温17C,最高月平均气温28.2C。灾害性天气有大风、连阴雨、冰雹、干旱、台风、高寒、冰冻、浓雾、暴雪、高温、暴雨等。降雨量多集中在4、5月梅雨季和8月份台风雨,年平均降雨量903.2mm。历年主导风向以偏东方向为主,台风集中期为7-9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