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京城第一高楼“中国尊”项目方案和初步设计负责人刘鹏.pdf

京城第一高楼“中国尊”项目结构技术挑战

——访“中国尊”项目方案和初步设计负责人刘鹏

问题汇总:

1.请介绍一下中国尊项目的主要设计节点和历程,目前项目处于什么阶段?

2.结构专业在介入该工程时,在满足业主不同阶段对建筑类别不断调整的要求下,结构方案是如何紧密配合的?

3.本项目采用了参数化设计方法,相对于传统设计手段,其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采用该方法后对于结构工程师的工作带来哪些便利?

4.项目都用到的哪些参数化软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5.为完美体现“尊”的整体建筑造型和美学要求,在确定巨柱的柱线找形与外幕墙的合理匹配方面,结构专业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6.本项目地处北京,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与国内同类型超高层建筑相比,在受力特性方面有何特别之处?在超限审查环节,哪些方面的问题是参与该项目设计工作的各方共同关心的,各方是如何协调解决的?

7.巨型柱作为关键受力构件之一,其截面选型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在总结和吸收类似工程成功经验的同时,如何做到最优选择?

8.弹塑性计算分析能直接验证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是否合理,并且得到第三方设计单位的计算验证,请谈谈弹塑性的计算工作对指导本结构设计起到哪些有益的指导作用?

9.由于塔楼为超高层建筑,导致传递到柱底的轴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基础设计方面,你们对桩型、桩径、单桩承载力的确定,以及优化桩基布置和筏板应力分布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和对比优化工作,最终的基础形式是如何兼顾以上因素并加以合理确定的?

10.本项目先后做了哪些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请总体介绍一下由于在高烈度地区建造总高度超过 500m 的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项目在设计中肯定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请谈谈这方面的设计感受?

11.ARUP 公司近年来在国内先后参与了多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工作,高度超过 500m 的超高层建筑与常规的200~300m 超高层建筑相比较,哪些是控制结构体系成立与经济性的关键性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结构工程师,哪些方面的能力最重要?

塔楼整体和 CBD 核心区鸟瞰图

(由建筑设计 KPF 公司提供)

整体立面效果图和“尊”的几何尺寸

塔冠建筑效果图及结构布置示意图

参数化设计

项目的演变过程

图 6 最终采用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 图 7 巨型框架周边结构空间关系示意图 图 8 巨型柱布置俯视图

作者简介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