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新奥法隧道及80米高墩连续刚构桥高路堤37km铁路工程总承包技术标403页.doc,平面布置图

附件详情

  • 第一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 第二章 总体施工方案,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 1、总体施工方案
  • 1.1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 1.2总体施工方案
  • 1.2.1路基及站场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 1.2.2 桥涵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 1.2.3 隧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 1.2.4 轨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 1.3总体施工程序
  • 2、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 2.1 控制工程、重难点工程XX隧道施工方案
  • 2.2XX隧道施工方案
  • 2.3XX特大桥施工方案
  • 2.3.1 项目概要
  • 2.3.2 施工重难点
  • 2.3.3 施工方案
  • 2.3.4主要施工措施
  • 2.4高路堤施工方案
  • 2.4.1 项目概要
  • 2.4.2 施工难点
  • 2.4.3 施工方案
  • 2.5陡坡路堤施工方案
  • 2.5.1 项目概要
  • 2.5.2 施工难点
  • 2.5.3 施工方案
  • 2.6 XX隧道施工方案
  • 2.6.1 项目概要
  • 2.6.2 施工重点
  • 2.2.3 施工方案
  • 2.2.4主要施工措施
  • 3、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
  • 3.1 迁改工程
  • 3.2 路基施工方案
  • 3.2.1地基处理
  • 3.2.2路堑
  • 3.2.3路堤
  • 3.2.4土石方调配
  • 3.2.5路基附属工程
  • 3.3涵洞施工
  • 3.4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 3.4.1基础
  • 3.4.1.1 钻孔桩
  • 3.4.1.2 明挖满灌基础
  • 3.4.1.3 挖井基础
  • 3.4.2承台
  • 3.4.3墩柱
  • 3.4.4连续梁
  • 3.4.4.1挂篮悬臂现浇连续梁
  • 3.4.4.2满堂支架现浇梁
  • 3.4.5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
  • 3.5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 3.5.1超前地质预报
  • 3.5.2开挖
  • 3.5.3支护
  • 3.5.4衬砌
  • 3.5.5量测
  • 3.5.6机械化配套、辅助方案
  • 3.6 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 4、过渡及接口工程方案
  • 4.1 过渡工程方案
  • 4.2 接口工程方案
  • 5、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 5.1 道路改移
  • 5.1.1跨线桥施工方法及工艺
  • 5.1.1.1 基础处理
  • 5.1.1.2 支架搭设
  • 5.1.1.3 模板安装
  • 5.1.1.4 支架预压
  • 5.1.1.5 支座安装
  • 5.1.1.6 钢筋加工及安装、预应力体系安装
  • 5.1.1.7 混凝土浇筑
  • 5.1.1.8 预应力张拉
  • 5.1.1.9 孔道压浆
  • 5.1.1.10 封锚
  • 5.1.1.11 拆模、拆支架
  • 5.2 路基工程
  • 5.2.1 项目概要
  • 5.2.2 路堑施工
  • 5.2.2.1 路基 土方开挖
  • 5.2.2.2 路基石方开挖
  • 5.2.3.3光面(预裂)爆破
  • 5.2.3 地基处理
  • 5.2.3.1基岩顺层和错落
  • 5.2.3.2 重型碾压施工
  • 5.2.4 路基填筑
  • 5.2.4.1 路基本体填筑
  • 5.2.4.2 路基基床施工
  • 5.2.5 过渡段施工方法
  • 5.2.6 路基附属工程施工
  • 5.2.6.1 附属土石方及加固防护
  • 5.2.6.1.1 浆砌片石挡墙
  • 5.2.6.1.2 金属防护网施工
  • 5.2.6.1.3 路基绿色防护工程
  • 5.2.6.1.4 土工格珊施工
  • 5.2.6.1.5 复合土工膜
  • 5.2.6.2 路基支挡
  • 5.2.6.2.1混凝土挡土墙
  • 5.2.6.2.2桩板挡土墙
  • 5.2.6.2.3框架锚杆
  • 5.2.6.2.4预应力(框架)锚索
  • 5.2.6.2.5片石混凝土挡土墙
  • 5.2.6.2.6桩基承台挡土墙
  • 5.2.6.3 路基相关附属工程
  • 5.2.6.3.1 综合接地线
  • 5.2.6.3.2 电缆过轨钢管
  • 5.2.6.3.3 排水工程施工
  • 5.2.6.3.4 防护栅栏施工
  • 5.2.6.3.5 取弃土(石)场处理
  • 5.2.7 沉降观测
  • 5.2.7.1 路堤
  • 5.2.7.2 封闭式路堑
  • 5.2.7.3 过渡段
  • 5.3 桥涵工程
  • 5.3.1 地下基础施工
  • 5.3.1.1钻孔桩施工
  • 5.3.1.2明挖满灌基础施工
  • 5.3.1.3 挖井基础施工
  • 5.3.1.3.1 施工准备
  • 5.3.1.3.2 锁口
  • 5.3.1.3.3 基坑开挖
  • 5.3.1.3.4 护壁设置
  • 5.3.1.3.5 井内排水
  • 5.3.1.3.6 地基检查及处理
  • 5.3.1.3.7 混凝土施工
  • 5.3.2 承台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 5.3.3 墩台身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 5.3.3.1 圆端形实体墩施工
  • 5.3.3.2 圆端形空心墩施工
  • 5.3.3.3 双薄壁实心墩
  • 5.3.3.3.1翻模浇筑工序
  • 5.3.3.3.2模板构造的设计
  • 5.3.3.3.3墩柱模板安装
  • 5.3.3.3.4塔吊及上下安全通道的设置
  • 5.3.3.3.5钢筋的制作和安装
  • 5.3.3.3.6墩身砼浇筑及养生
  • 5.3.3.3.7模板翻升
  • 5.3.3.3.8质量控制要点
  • 5.3.3.4 桥台
  • 5.3.4 连续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 5.3.4.1 支座安装
  • 5.3.4.2 临时支座设置
  • 5.3.4.3 0#梁段施工
  • 5.3.4.4 悬臂浇筑梁段施工
  • 5.3.4.5 边跨现浇段施工
  • 5.3.4.6 合龙段施工
  • 5.3.4.7 预应力施工
  • 5.3.5.8 体系转换
  • 5.3.4.9 挂篮拆除
  • 5.3.4.10 线形控制
  • 5.3.4.11 施工技术措施
  • 5.3.4.12 跨路棚架防护搭设
  • 5.3.5支架现浇梁施工
  • 5.3.5.1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
  • 5.3.5.2支架搭设
  • 5.3.5.3 支架预压
  • 5.3.5.4底、腹板钢筋绑扎
  • 5.3.5.5波纹管定位安装、内模安装
  • 5.3.5.6顶板钢筋绑扎
  • 5.3.5.7箱梁砼浇筑
  • 5.3.5.8钢绞线张拉及压浆
  • 5.3.5.9封锚
  • 5.3.5.10模板和支架拆除
  • 5.3.7 桥梁沉降观测
  • 5.3.7.1 沉降观测目的和内容
  • 5.3.7.2 沉降观测方案
  • 5.3.7.3 桥梁沉降控制措施
  • 5.3.7.4 调整措施
  • 5.3.8框架桥施工
  • 5.3.8.1 新建框架桥
  • 5.3.8.1.1 场地平整
  • 5.3.8.1.2 基坑开挖
  • 5.3.8.1.3 模板支立
  • 5.3.8.1.4 钢筋加工及安装
  • 5.3.8.1.5 浇筑砼
  • 5.3.7.1.6 防水层
  • 5.3.7.1.7 基坑回填
  • 5.3.9 桥面系施工方法及工艺
  • 5.3.9.1 桥面防水层、保护层施工
  • 5.3.9.2 人行道板、人行道栏杆施工
  • 5.3.9.3 电缆槽施工
  • 5.3.9.4 伸缩缝施工
  • 5.3.9.5 吊篮、围栏、限高架施工
  • 5.3.10涵洞施工
  • 5.3.10.1 框架涵施工方法及工艺
  • 5.3.10.2 盖板箱涵施工方法及工艺
  • 5.4 隧道工程
  • 5.4.1 洞口明洞
  • 5.4.1.1 施工工艺
  • 5.4.1.2 施工方法
  • 5.4.2 洞身开挖
  • 5.4.2.1 施工工艺
  • 5.4.2.2 施工方法
  • 5.4.2.2.1 全断面法
  • 5.4.2.2.2 台阶法和短台阶法
  • 5.4.2.2.3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 5.4.2.2.4三台阶临时仰拱法
  • 5.4.2.3 爆破设计
  • 5.4.3 隧道支护
  • 5.4.3.1 超前管棚
  • 5.4.3.2 超前小导管
  • 5.4.3.3 砂浆锚杆
  • 5.4.3.4中空注浆锚杆
  • 5.4.3.5 钢筋网
  • 5.4.3.6 钢架
  • 5.4.3.7 喷混凝土
  • 5.4.4 防、排水施工
  • 5.4.5 二次衬砌
  • 5.4.5.1 施工方法及工艺
  • 5.4.5.2 仰拱施工
  • 5.4.6 附属工程
  • 5.4.7 施工辅助作业
  • 5.4.7.1 供风
  • 5.4.7.2 供水
  • 5.4.7.3 供电与照明
  • 5.4.7.4 排水
  • 5.4.7.5 洞内管线布置
  • 5.4.7.6 施工通风与防尘
  • 5.4.8 隧道控制测量方法
  • 5.4.9 围岩量测
  • 5.4.10 超前地质预报
  • 5.4.11 隧道不良地质施工
  • 5.4.11.1 岩爆
  • 5.4.11.2 断层破碎带
  • 5.4.11.3 软岩大变形
  • 5.4.11.4 涌水突泥
  • 5.5轨道工程
  • 5.5.1施工工艺
  • 5.5.2施工方法
  • 5.5.3注意事项
  • 第三章 施工进度安排及各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衔接安排
  • 第四章 “架子队”及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
  • 第五章 物资供应计划及物流组织安排
  • 第六章 施工机械及测试设备组织及配置计划
  • 第七章 工程用款、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
  • 第八章 标准化管理
  • 第九章 质量保证系统及措施
  • 第十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 第十一章 工期保证措施
  • 第十二章 投资控制措施
  • 第十三章 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
  • 第十四章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
  • 第十五章 职业健康目标及保障措施
  • 第十六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 附图表:
  • 表6-1 拟为承包该项目设立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 表6-2 拟投入该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 表6-3 拟配备该项目的测量、试验仪器设备表
  • 表6-4 施工进度计划
  • 表6-5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 表6-6 施工总 平面布置图
  • 表6-7 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
  • 表6-8 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
  • 表6-9 合同用款估算表
  • 表6-10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 表6-11 质量管理人员配备表
  • 表6-12 质量保证体系图
  • 表6-13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 表6-14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表
  • 表6-15 安全保证体系图
  • 表6-16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 表6-17 弹性支承块预制场平面布置图

附件详情

铁路等级:I 级;正线数目:单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120 km/h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 800m,困难 600m ;限制坡度:上行6‰ ,下行14‰ ;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HXD系列;牵引质量:5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 。铁路标段长37.956km。包含长度内的改移道路、公路桥、临时用地、路基(区间和站场,不含环保绿化,不含声屏障)土石方工程以及与主体同步实施的路基附属工程(含站场天沟和侧沟)、桥涵工程(不含T梁预制、架设、现浇和桥面系护轮轨、弯轨等)、隧道工程(含四电预埋工程,不含隧道照明)、轨道工程(仅整体道床、施工测量和精细调整)、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不含四电过渡)。其中特大桥3座,大桥19座,中桥4座;隧道19.4496km/13座,桥隧比为72.4%;车站4座。特大桥有(60+2×100+60)m连续刚构。高墩为双薄壁墩。桥墩采用挖井基础。隧道按照新奥法施工,光面爆破,暗洞采用复合式衬砌,曲墙断面,初期支护以喷锚支护配合其它辅助措施。明洞采用整体式衬砌。开挖采用钻爆法,其中双线Ⅴ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Ⅳ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单线Ⅴ级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或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Ⅱ、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连续梁、空心板梁、框架小桥、框架涵、盖板涵均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现浇。沿线不良地质类型有顺层及错落、岩溶、危及落石、泥石流及人为坑洞等,特殊岩土类型有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人工填土。 10月16日,竣工日期:4月16日。 …… 工程重点、难点:高路堤-车站路基地面横坡较陡,路堤边坡最大高度33m,为高路堤,需采用三维生态护坡结合坡内加筋加固。路堑中心最大挖深36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49m,需设桩板墙及挡土墙支护收坡处理。左侧采用路堑桩板墙,桩顶以上边坡采用框架锚杆(索)加固防护。陡坡路堤挡土墙墙身采用C25片石混凝土砌筑,墙高6.0~7.0m。隧道主要风险事件为软岩大变形、塌方、岩爆、突水(泥)等,存在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施工排水困难等问题。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桥台底面与隧道拱顶高差约34.15m。桥梁最大墩高为80.5m,为双薄壁实心墩,高墩采用翻模施工。连续刚构梁部采用悬灌施工,跨度大,节段多,工期长,悬灌线性控制难度大。一般桥墩采用变截面圆端形实体桥墩,采用定做的大块钢模浇筑施工。 ……
施工组织:按照项目法施工原则和标准化管理要求,成立项目部。组建和管理“架子队”,设置劳务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使用劳务作业人员,全面实现架子队用工管理模式。
……
共计403页,

施工区段划分图

项目经理部办公及生活区设置规模示意图

视频监控示意图

挂篮施工示意图

现浇支架施工示意图

隧道开挖方案示意图

单边路堑开挖断面布孔示意图

菱形挂篮结构示意图

满堂支架现浇梁支架、模板图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设临时钢架)施工程序及步骤图

应急救援程序图

湿式喷射混凝土作业程序示意图

弹性支承块预制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相关下载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