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

附件详情

四、施工工艺 4.1、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施工时,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所以在施工时应做延迟时间对强度影响的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延迟时间,并使此时水泥稳定土的强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方法主要有路拌法和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两种………… 1、路拌法施工(本段工程采用路拌法施工)
1)准备工作
(1)准备下承层(级配碎石底基层)
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要求级配碎石底基层各项指标都必须按规范进行验收合格才能进行,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层…………
如底基层已遭破坏,则必须作如下处理:
①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换填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
②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达到平整。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车辙,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③逐一断面检查级配碎石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压实度、路拱是否符合规定,且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④应对雨水检测井、水箅子及人行道牙边缘(压路机无法碾压地段)采用打夯机进行整形、夯实,使其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2)测量
首先是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在人行道牙内侧设指示桩,其次是进行水平测量。在中桩用水泥墩设置水泥稳定层的中桩设计高程,并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3)确定合理的作业长度
确定路拌法施工每一作业段的合理长度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水泥的终凝时间;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实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效率和数量;操作的熟练程度;尽量减少接缝;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一般宽7~8m的稳定层,每一流水作业段以200m为宜。但每天的第一个作业段宜稍短些,可为150m。由于本段工程行车道宽度为17米(不含停车加宽带)与人行道5m(停车带<5m),第一天施工时宜每段长度100m(或视施工班组的施工人数及熟练程度确定)…………
共27页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