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车站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鲁班奖).doc,平面布置图

附件详情

  • 1.编制依据及原则1-1
  • 1.1.编制依据1-1
  • 1.2编制原则1-3
  • 2.工程概述2-1
  • 2.1工程范围2-1
  • 2.2工程环境2-1
  • 2.2.1地理位置2-1
  • 2.2.2地质概况2-2
  • 2.3交通、供水、供电条件等情况2-3
  • 2.4工程结构设计概况2-4
  • 2.5主要工程数量表2-5
  • 2.6工程特点2-6
  • 3.质量标准和工期要求响应书3-1
  • 3.1质量标准响应书3-1
  • 3.2工期要求响应书3-1
  • 4.施工部署4-1
  • 4.1现场及临建布置4-1
  • 4.1.1施工现场布置原则4-1
  • 4.1.2临建房屋4-2
  • 4.1.3.临时用电4-7
  • 4.1.4 施工用水4-11
  • 4.1.5钢筋加工场布置4-14
  • 4.2现场组织结构与施工协调4-15
  • 4.2.1组织机构及《组织机构框图》4-15
  • 4.2.2人员配备与岗位设置4-16
  • 4.2.3岗位管理职责4-16
  • 4.2.4施工协调与配合4-18
  • 4.2.5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4-22
  • 4.2.6施工区段及施工任务划分4-22
  • 4.2.7施工进度总体安排4-22
  • 4.2.8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4-26
  • 4.3资源配备计划4-27
  • 4.3.1劳动力计划4-27
  • 4.3.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4-27
  • 4.3.3主要试验检测设备配置计划4-30
  • 4.3.4主要测量及施工监测设备配置计划4-33
  • 4.3.5主要材料供应计划4-34
  • 4.4工期保证措施4-39
  • 4.4.1.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4-40
  • 4.4.2组织保证措施4-40
  • 4.4.3技术保证措施4-41
  • 4.4.4雨季施工保证措施4-42
  • 4.4.5夜间施工保证措施4-43
  • 4.4.6交叉施工保证措施4-44
  • 4.4.7资源保证措施4-45
  • 4.4.8外部环境保障措施4-46
  • 5、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方法5-1
  • 5.1项目概要5-1
  • 5.2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5-1
  • 5.2.1测量控制5-1
  • 5.2.2土石方施工5-7
  • 5.2.3爆破施工5-14
  • 5.2.4边坡支护工程5-16
  • 5.2.5滤水层及垫层施工5-30
  • 5.2.6钢筋工程5-33
  • 5.2.7模板工程5-47
  • 5.2.8砖胎模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5-52
  • 5.2.9 混凝土工程 5-55
  • 5.2.10砌体工程5-67
  • 5.2.11脚手架搭设及拆除工程5-71
  • 5.3关键工序的施工5-83
  • 5.3.1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5-83
  • 5.3.3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5-90
  • 5.3.4涂膜防水层施工5-92
  • 5.3.5承台施工5-93
  • 5.3.6拉梁、框架梁施工5-97
  • 5.3.7钢结构施工5-103
  • 5.3.8预应力施工5-113
  • 5.3.9墩基础及人工挖孔桩施工5-123
  • 5.3.10抗浮锚杆施工5-132
  • 5.4.电气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5-135
  • 5.4.1.低压成套配电柜安装5-135
  • 5.4.2.密集式母线安装5-137
  • 5.4.3.电缆桥架安装5-140
  • 5.4.4.镀锌钢管敷设5-144
  • 5.4.5. 扣压式薄壁钢管敷设5-147
  • 5.4.6.电缆敷设5-150
  • 5.4.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5-152
  • 5.4.8.配电箱、控制箱和切换箱安装5-153
  • 5.4.9.管内穿线5-155
  • 5.4.10.开关、插座安装5-160
  • 5.4.11.灯具安装5-162
  • 5.4.12.防雷接地安装5-164
  • 5.4.13.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FAS)安装5-167
  • 5.5.给排水及消防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5-170
  • 5.5.1.施工工艺流程5-170
  • 5.5.2.阀门安装5-185
  • 5.5.3.卫生洁具安装5-186
  • 5.5.4.消防水系统安装5-188
  • 5.5.5.给排水及消防设备安装5-191
  • 5.5.6.管道系统试验及消毒、冲洗5-195
  • 5.5.7.系统调试5-197
  • 5.6施工监测5-200
  • 5.6.1实施监控量测的目的5-200
  • 5.6.2监控量测的项目及要求5-200
  • 5.6.3监测方法及手段5-201
  • 5.6.4建(构)筑物监测5-203
  • 5.6.5基坑底隆起监测方案5-204
  • 5.6.6土钉墙的钢筋应力监测5-204
  • 5.6.7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方案5-205
  • 5.6.8基坑支护桩、土钉墙、挡土墙水平位移监测方案5-206
  • 5.6.9地下水位监测5-207
  • 5.6.10建筑物裂缝宽度的监测5-207
  • 5.6.11石方爆破作业振动监测5-209
  • 5.6.12地层及其结构观察5-209
  • 5.6.13监测数据的的处理、分析与信息反馈5-210
  • 5.6.14质量保证措施5-213
  • 5.7.雨季施工防洪防汛措施5-214
  • 5.7.1雨季施工防汛要点5-214
  • 5.7.2雨季施工技术保证措施5-215
  • 5.8.按实际施工区段的划分,编制完成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5-215
  • 6.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6-1
  • 6.1.质量目标6-1
  • 6.1.1.工程质量总目标6-1
  • 6.1.2.工程质量目标分解6-1
  • 6.2.质量保证体系6-5
  • 6.2.1.质量管理机构6-5
  • 6.2.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6-5
  • 6.2.3.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6-7
  • 6.3.质量保证措施6-9
  • 6.3.1.组织机构和制度6-9
  • 6.3.2.建立工地试验室6-10
  • 6.3.3.检验和试验计划6-15
  • 6.3.4.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6-20
  • 6.3.5房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6-20
  • 6.3.6.混凝土耐久性保证措施6-37
  • 6.3.7.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6-37
  • 6.3.8.资源措施6-37
  • 6.3.9.保证工程质量的经济措施6-38
  • 6.3.10.质量管理制度6-38
  • 6.3.10.质量管理具体内容6-40
  • 6.3.11. 抽调和整合施工专业队伍6-49
  • 6.3.12.质量通病预控措施6-50
  • 6.4 .已完工程、已完设备的保护措施6-63
  • 6.4.1.已完工程、已完设备保护的组织措施6-63
  • 6.4.2.已完工程、已完设备保护的组织机构6-63
  • 6.4.3.已完工程、已完设备保护制度6-64
  • 6.4.4.已完工程、已完设备保护管理原则6-64
  • 6.4.5.分项工程产品保护细则6-64
  • 6.5.工程创优规划和实施6-73
  • 6.5.1.创优规划方案6-73
  • 6.5.2.实施创优的方法6-75
  • 6.5.3.创优工程的措施6-75
  • 6.5.4.过程质量监控6-76
  • 6.5.5.现场施工管理6-77
  • 6.5.6.工程创优的要求6-77
  • 6.5.7.工程内业资料管理6-78
  • 6.6.因施工原因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受罚条款6-79
  • 6.7.达不到质量目标要求的受罚条款6-80
  • 6.8.专职质量检查人员配备和自检制度6-80
  • 6.8.1.专职质量检查人员配备6-80
  • 6.8.2. 自检制度6-81
  • 6.9.专职质检上岗人员不能兑现的受罚条款6-82
  • 7.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7-1
  • 7.1.安全目标7-1
  • 7.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7-1
  • 7.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7-1
  • 7.3.安全管理制度7-3
  • 7.3.1.安全生产责任制7-4
  • 7.3.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7-4
  • 7.3.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7-4
  • 7.3.4.安全技术交底制度7-5
  • 7.3.5.班前安全活动制度7-5
  • 7.3.6.持证上岗制度7-5
  • 7.3.7.安全例会制度7-5
  • 7.3.8.事故处理报告制度7-5
  • 7.3.9.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7-5
  • 7.3.10安全警示制度7-5
  • 7.3.11.其它安全管理制度7-6
  • 7.4.安全保证措施7-6
  • 7.4.1.土方工程7-6
  • 7.4.2.石方爆破工程7-6
  • 7.4.3.主体施工阶段7-8
  • 7.4.4.钢结构工程7-11
  • 7.4.5. 预应力施工安全措施7-14
  • 7.4.6.玻璃幕墙工程7-15
  • 7.4.7.桩基工程7-15
  • 7.4.8.标准化防护7-17
  • 7.4.9.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7-19
  • 7.4.10.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7-20
  • 7.4.11.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7-20
  • 7.4.12.施工期间的防汛措施7-20
  • 7.4.13.保证人身安全措施7-21
  • 7.4.14.施工现场治安保卫措施7-21
  • 7.4.15.与地铁衔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7-21
  • 7.5.专职安全上岗人员配备情况7-22
  • 7.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22
  • 7.6.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7-22
  • 7.6.2.应急预案的级别7-22
  • 7.6.3.应急预案启动涉及的事故内容7-23
  • 7.6.4.应急预案的启动前提7-23
  • 7.6.5.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7-23
  • 7.6.6.应急预案的终止7-23
  • 7.6.7.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7-23
  • 7.6.8.重大事故应急程序7-25
  • 7.6.9.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7-28
  • 7.6.10.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7-29
  • 8安全、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8-1
  • 8.1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目标8-1
  • 8.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1
  • 8.3环境保护措施8-5
  • 8.3.1施工环境保护体系8-5
  • 8.3.2.施工环境保护组织保证措施8-6
  • 8.3.3.施工环境保护措施8-7
  • 9廉政建设实施细则9-1
  • 9.1总则9-1
  • 9.2组织领导9-1
  • 9.3廉政行为规范9-1
  • 9.4权利 义务 责任9-2
  • 9.4.1权利9-2
  • 9.4.2义务9-2
  • 9.4.3责任9-2
  • 9.5 廉政管理制度9-3
  • 9.6廉政监督机制9-3
  • 9.7廉政检查考核9-3
  • 9.8廉政责任追究9-4
  • 附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土方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
  • 土方施工阶段消防平面布置图
  • 降水平面布置图
  • 基坑围护平面布置图
  • 主体施工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
  • 主体施工阶段消防平面布置图
  • 西广场临时用电现场平面布置图
  • 建筑检测平面布置图
  • 装修阶段平面布置图(暂定)
  • 底板施工阶段土方工程示意图

附件详情

该项目包含地下车库、长途车站、A1,B1开发建筑。其中地下车库为西广场主要工程部分。地下车库含两层地下室,每层的建筑面积分别为68500平方米和68000平方米。 地下2层结构主要为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局部为六级人防地下室,层高为4.9m(地下一层)、4.4m(地下二层);地下室顶板以上有楼座处为一幢1层、两幢6层建筑;无楼座处地下室顶板上0.6米覆土,其上为长途、出租车站及火车站站前广场,并布置有消防车道。 对于超长结构变形缝的设置,结合采用预应力﹑微膨胀防水剂﹑后浇带以及加强养护等措施,来有效解决结构超长所带来的问题;为减小温度变化对屋顶及地下室顶板的影响,在屋顶及地下室顶板以上均做建筑外保温。 地下室防水采用建筑外防水和结构自防水相结合的方式。 ……
5.3.7.3 H型钢梁的现场吊装
基础钢梁的安装:
基础钢梁施工应待砖模、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作业。钢梁及汽车起重机自重较大,现场实施吊装时需垫10块30mm厚2米×8米钢板对防水层及砖模进行成品保护。由于ZHL-1梁的底筋及箍筋与钢结构无法同时安装,故采用先绑扎底筋与箍筋,后安装钢结构的方法。箍筋断开采用两个开口箍,待钢结构吊装完成后将上下两个开口箍焊接连接,单面焊满足15d要求。由于ZHL-1自重较大,对梁底垫块强度要求较高,现场采用ф32@1000钢筋做垫块。底筋二排筋同样承受压力较大,现场采用ф25@1000钢筋分隔,以确保一、二排筋间距。钢结构钢梁吊装采用工厂分段加工,现场拼装的施工方法。先将钢柱置于桩顶上方,再施工梁底筋及箍筋。待施工完成后,先在梁槽上方间距2m铺设300高工字钢,再采用一台200T汽车起重机将分段钢梁吊起平行梁槽放置于工字钢上方,将钢柱吊起,对钢结构梁柱施焊。焊接完毕后将钢结构整体吊起,工字钢取出后整体置于桩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
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测量控制;土石方施工;爆破施工;边坡支护工程;滤水层及垫层施工;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砖胎模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脚手架搭设及拆除工程。
关键工序的施工:
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涂膜防水层施工;承台施工;拉梁、框架梁施工;钢结构施工;预应力施工;墩基础及人工挖孔桩施工;抗浮锚杆施工。
……
385页,。

2围挡外场地硬化

3钢筋加工场布置

4土方开挖

管道沟槽加工

楼梯临边防护示意图

7结构临边防护示意图

8安全生产教育

相关下载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