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详情
   
   
    - 
     1、编制依据 1
    
- 
     1.1 编制说明 1
    
- 
     1.2 编制依据 1
    
- 
     1.3 该项目施工依据的规范及标准 1
    
- 
     2、项目概要 2
    
- 
     2.1 项目基本情况 2
    
- 
     2.2 场地及工程地质条件 2
    
- 
     2.2.1 场地概况 2
    
- 
     2.2.2 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2
    
- 
     2.3 水文地质概况 3
    
- 
     3、施工管理目标 4
    
- 
     3.1 质量目标 4
    
- 
     3.2 工期目标 4
    
- 
     3.3 安全目标 4
    
- 
     3.4 文明施工目标 4
    
- 
     3.5 服务目标 4
    
- 
     3.6 工程管理体系 4
    
- 
     4、施工部署 5
    
- 
     4.1 施工组织 5
    
- 
     4.1.1 人员组织 5
    
- 
     4.1.2施工机械组织 8
    
- 
     4.1.3原材料组织 8
    
- 
     4.2施工准备 8
    
- 
     4.2.1 现场准备 8
    
- 
     4.2.2 技术准备 9
    
- 
     4.2.3 施工机械安排 9
    
- 
     4.2.4 物资准备 9
    
- 
     4.2.5 人员准备 10
    
- 
     4.3施工
     
      进度计划
     
     10
    
- 
     4.3.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10
    
- 
     4.3.2、施工段划分及施工程序 10
    
- 
     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0
    
- 
     5、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0
    
- 
     5.1 工程测量方案 10
    
- 
     5.1.1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10
    
- 
     5.1.2 准备工作 11
    
- 
     5.1.3 工程定位 11
    
- 
     5.1.4 平面控制网测设原则 11
    
- 
     5.1.5 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2
    
- 
     5.1.6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2
    
- 
     5.2 旋挖钻孔桩 12
    
- 
     5.3 其他工程 14
    
- 
     5.4 桩基荷载试验及变形监测 15
    
- 
     6、工期保证措施 15
    
- 
     6.1工期计划 15
    
- 
     6.1组织保证措施 15
    
- 
     6.2施工准备保证措施 15
    
- 
     6.3技术保证措施 16
    
- 
     6.4加强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的联系 16
    
- 
     6.5建立进度计划动态管理模式,加强工期监控 16
    
- 
     7、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16
    
- 
     7.1 质量目标 17
    
- 
     7.2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7
    
- 
     7.2.1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 18
    
- 
     7.2.2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保证 18
    
- 
     7.2.3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18
    
- 
     7.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9
    
- 
     7.3.1组织措施 19
    
- 
     7.3.2技术措施 20
    
- 
     7.3.3经济措施 20
    
- 
     7.3.4严把材料进场及二次检验关 20
    
- 
     7.3.5加强施工中的计量管理 21
    
- 
     7.3.6成品保护措施 21
    
- 
     8、安全保证措施 22
    
- 
     8.1 安全目标 22
    
- 
     8.2 安全保证体系 22
    
- 
     8.2.1 组织保证体系 22
    
- 
     8.2.2 资金和信息保证体系 23
    
- 
     8.2.3 安全生产教育 23
    
- 
     8.2.4 安全施工与检查措施 24
    
- 
     8.2.5 安全防护措施 25
    
- 
     8.3、钻孔灌注桩安全措施 25
    
- 
     9、文明施工措施 25
    
- 
     9.1文明施工管理组织和目标 25
    
- 
     9.2文明施工措施 25
    
- 
     9.2.1施工现场的场容 25
    
- 
     9.2.2施工现场的料具管理 26
    
- 
     9.2.3.总平面管理 26
    
- 
     9.2.4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27
    
- 
     9.2.5奖罚措施 27
    
- 
     10、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27
    
- 
     10.1总平面布置原则 27
    
- 
     10.2现场总平面布置 27
    
- 
     10.2.1办公及生活设施布置 27
    
- 
     10.2.2施工道路与场地 28
    
- 
     10.2.3土方临时堆积
     
      场地布置
     
     28
    
- 
     10.2.4材料堆场的布置 28
    
- 
     10.2.5 搅拌站布置 28
    
- 
     10.3 施工用电 28
    
- 
     10.4 施工用水 28
    
- 
     10.5 施工总平面管理 28
    
- 
     11、环保施工措施 29
    
- 
     12、应急预案 31
    
- 
     12.1、作业人员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1
    
- 
     12.2、工地发生停电情况应急预案 31
    
- 
     12.3、救援器材设备清单 32
    
 
  
   
    附件详情
   
   
    5.2 旋挖钻孔桩
    
    护筒的埋深都在回填土里,四周及底部都用粘士回填,并捣实后采用十子线法恢复桩位中心点,要求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允许编差不大于20mm,保证护筒的垂直稳固…………
    
    (3)钻进成孔
    
    该项目护壁桩桩径1.1m,桩成孔采用SWDM22型钻机施工。成孔的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沉渣厚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5)沉渣测定
    
    钻孔底沉渣厚度测定采用带圆锥形测锤的标准水文测绳进行,测锤重量≥1kg,终孔孔深通过钻具总长和机上余尺控制,与标准测绳作比较后计算沉渣厚度…………
    
    (8)混凝土浇筑
    
    桩芯砼采用孔口灌注,灌注时采用输送泵浇筑,浇筑砼应将输送管伸至孔底,且管口末端距离孔底高度小于2m,边浇筑边提升输送管…………
    
    5.4 桩基荷载试验及变形监测
    
    在桩正式施工前,应在该场地进行试桩,试桩检测报告完成并经设计认可后方可施工工程桩。桩施工完毕且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
    
     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