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346页(地铁车站区间).doc,平面布置图,构造图

附件详情

  • 第一篇 施工总体安排、车站及附属结构施工方案
  • 第一章 综合说明- 9 -
  • 1.1编制依据- 9 -
  • 1.2 编制范围- 9 -
  • 1.3 编制原则- 9 -
  • 1.4 项目概要- 10 -
  • 1.5 工期要求- 10 -
  • 1.6 站址环境及地下管线概况- 11 -
  • 1.7 工程地质- 12 -
  • 1.8 水文地质- 16 -
  • 1.9 自然条件- 17 -
  • 1.10 车站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8 -
  • 1.10.1 施工工序多、工期紧- 18 -
  • 1.10.2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要求高- 18 -
  • 1.10.3 xx桥站结构防水质量是施工的重点- 19 -
  • 1.10.4 xx桥站前期施工复杂,树木移植较多- 20 -
  • 1.10.5 xx桥站施工对高压电杆的保护- 20 -
  • 1.10.6 xx桥站开挖深,降水要求高- 21 -
  • 1.10.7 2号出入口与xx路高架基础较近- 21 -
  • 1.10.8 xx桥站施工排水- 22 -
  • 1.10.9 xx水位汛期较高- 22 -
  • 1.10.10车站结构的冬季施工质量- 22 -
  • 1.11 区间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23 -
  • 1.12 隧道施工遵循的主要技术标准- 23 -
  • 第二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8 -
  • 2.1 临时设施安排- 28 -
  • 2.1.1 进场协调- 28 -
  • 2.1.2 施工 场地布置 原则- 28 -
  • 2.1.3 临时设施安排- 28 -
  • 2.2 施工现场总 平面布置图 - 32 -
  • 第三章 施工组织管理结构- 33 -
  • 3.1组织机构的设置及组织机构框图- 33 -
  • 3.2管理模式- 33 -
  • 3.3运作方式- 34 -
  • 3.4项目主要人员及其职责- 34 -
  • 3.5项目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对该项目实施有效控制的办法- 38 -
  • 第四章 劳动力计划- 39 -
  • 4.1 劳动力计划编制说明- 39 -
  • 4.2 劳动力计划表- 39 -
  • 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41 -
  • 5.1 施工总体部署- 41 -
  • 5.1.1 总体施工目标- 41 -
  • 5.1.2 工程质量目标- 41 -
  • 5.1.3 施工工期目标- 41 -
  • 5.1.4 安全生产目标- 41 -
  • 5.1.5 文明施工目标- 41 -
  • 5.1.6 环境保护目标- 41 -
  • 5.2总体施工安排- 42 -
  • 5.2.1 施工任务划分- 42 -
  • 5.2.2 施工顺序- 43 -
  • 5.3 工期安排依据- 43 -
  • 5.4 施工进度安排- 44 -
  • 5.5 施工进度横道图、网络图- 44 -
  • 5.6 工期保证措施- 44 -
  • 5.6.1 抓紧前期准备工作- 44 -
  • 5.6.2 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44 -
  • 5.6.3 实行动态管理- 44 -
  • 5.6.4 超前考虑,优化资源配置- 44 -
  • 5.6.5 严格生产会议制度- 45 -
  • 5.6.6 利用经济杠杆- 45 -
  • 5.6.7 抓好关键工序施工,以分段工期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45 -
  • 5.7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45 -
  • 5.7.1工期总体保证措施- 45 -
  • 5.7.2关键工序工期保证措施- 47 -
  • 第六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49 -
  • 6.1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原则- 49 -
  • 6.2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说明- 49 -
  • 第七章 车站施工方案- 50 -
  • 7.1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50 -
  • 7.1.1降水施工- 50 -
  • 7.1.2围护结构施工- 58 -
  • 7.1.3冠梁施工- 69 -
  • 7.1.4基坑开挖施工- 71 -
  • 7.1.5桩间混凝土喷射施工- 78 -
  • 7.1.6钢支撑施工- 80 -
  • 7.1.7施工运输- 87 -
  • 7.1.8结构施工方案- 87 -
  • 7.1.9接地网与防迷流施工- 102 -
  • 7.1.10土方回填- 104 -
  • 7.2 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105 -
  • 7.2.1防水工程施工依据及原则- 105 -
  • 7.2.2结构自防水施工- 106 -
  • 7.2.3结构外包防水层- 108 -
  • 7.2.4变形缝、施工缝及特殊部位防水方法- 112 -
  • 7.2.5防水层质量保证措施- 116 -
  • 7.3附属结构施工方案- 117 -
  • 7.3.1附属结构施工概述- 117 -
  • 7.3.2暗挖段施工- 118 -
  • 7.3.3土钉墙施工- 131 -
  • 7.3.4地面亭与地面景观施工- 134 -
  • 7.4测量方案- 138 -
  • 7.4.1测量依据- 138 -
  • 7.4.2测量质量管理目标和基本质量指标- 138 -
  • 7.4.3施工测量方法- 140 -
  • 7.4.4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和检测- 142 -
  • 7.4.5施工测量的组织和管理- 142 -
  • 7.5监测方案- 143 -
  • 7.5.1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143 -
  • 7.5.2监测内容- 145 -
  • 7.5.3监测点设置及埋设- 147 -
  • 7.5.4控制网建立- 154 -
  • 7.5.5作业方法- 156 -
  • 7.5.6监测数据及信息反馈- 165 -
  • 7.5.7质量安全体系- 166 -
  • 第八章 管线、建筑物、交通疏解组织协调及保护措施- 170 -
  • 8.1 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目标- 170 -
  • 8.2 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170 -
  • 8.2.1 建(构)筑物保护原则- 170 -
  • 8.2.2 本标段邻近建(构)筑物概况- 170 -
  • 8.2.3 建(构)筑物保护调查与协调- 171 -
  • 8.2.4 邻近主要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172 -
  • 8.3 管线保护、改移及拆除施工方案- 172 -
  • 8.3.1管线保护、改移及拆除的原则- 172 -
  • 8.3.2 现场管线概况- 173 -
  • 8.3.3 管线的核实、调查及与有关方面的协调- 173 -
  • 8.3.4 地下管线处理方案- 174 -
  • 8.3.5 施工期间的管线、电杆保护- 174 -
  • 8.3.6普通管线的悬吊保护- 175 -
  • 8.4 交通疏导组织协调保证措施- 175 -
  • 8.4.1 交通疏导的初步设计- 175 -
  • 8.4.2 施工车辆的交通组织- 175 -
  • 8.5 各相关接口的协调措施- 176 -
  • 8.5.1 与业主的配合- 176 -
  • 8.5.2与设计单位的配合- 176 -
  • 8.5.3与监理单位的配合- 177 -
  • 8.5.4分包计划和管理措施- 177 -
  • 8.5.5与相邻标段接口的协调- 178 -
  • 8.5.6与市政管线、园林等单位的协调- 179 -
  • 8.5.7与公交管理部门的协调- 179 -
  • 8.5.8与附近单位居民的协调- 179 -
  • 第九章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80 -
  • 9.1施工期间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180 -
  • 9.1.1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组织机构- 180 -
  • 9.1.2 工程施工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措施- 182 -
  • 9.2车站施工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措施- 182 -
  • 9.2.1 基坑开挖期间突发事件的处理- 182 -
  • 9.2.2突然涌水、涌砂预防处理措施- 183 -
  • 9.2.3管线保护预防处理措施- 183 -
  • 9.3盾构施工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措施- 183 -
  • 9.3.1 盾构基座变形- 184 -
  • 9.3.2 盾构后靠支撑位移及变形过大- 184 -
  • 9.3.3 封洞门时产生涌土- 185 -
  • 9.3.4盾构进出洞时洞口土体大量流失- 186 -
  • 9.3.5盾构过量自转- 187 -
  • 9.3.6盾尾密封装置泄漏- 187 -
  • 9.3.7盾构掘进轴线偏差- 188 -
  • 9.3.8盾构切口前方地面过量变形- 190 -
  • 9.3.9xx防汛堤变形、开裂- 190 -
  • 9.3.10穿河期间河底冒浆- 191 -
  • 第十章 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环保措施- 193 -
  • 10.1现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93 -
  • 10.1.1安全目标- 193 -
  • 10.1.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93 -
  • 10.1.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200 -
  • 10.1.4风险源识别及安全技术措施- 202 -
  • 10.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18 -
  • 10.2.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218 -
  • 10.2.2 组织保证措施- 218 -
  • 10.2.3 制度保证措施- 219 -
  • 10.2.4 技术保证措施- 220 -
  • 10.2.5 主要工序专项保证措施- 221 -
  • 10.2.6 过程控制保证措施- 226 -
  • 10.2.7资料管理保证措施- 228 -
  • 10.3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229 -
  • 10.3.1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229 -
  • 10.3.2 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29 -
  • 10.3.3 农民工权益保障措施- 230 -
  • 10.4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231 -
  • 10.4.1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 231 -
  • 10.4.2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依据- 231 -
  • 10.4.3 对遵守法律、法规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231 -
  • 10.4.4 环境保护工作内容- 232 -
  • 10.4.5 影响环境保护的几个主要因素的控制措施- 233 -
  • 第十一章 冬、雨季施工及工程交验后的服务措施- 236 -
  • 11.1 冬雨季施工措施- 236 -
  • 11.1.1冬期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236 -
  • 11.1.2雨期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238 -
  • 11.1.3 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38 -
  • 11.1.4 冬雨季施工保证质量方案- 241 -
  • 11.2工程交验后的服务措施- 244 -
  • 11.2.1工程回访的目的- 244 -
  • 11.2.2工程回访的组织与实施- 244 -
  • 11.2.3工程保修- 245 -
  • 11.3 卫生防疫及民工管理措施- 246 -
  • 11.3.1 卫生防疫措施- 246 -
  • 11.3.2民工管理措施- 247 -
  • 第十二章 合理化建议- 248 -
  • 第二篇 盾构区间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第一章 盾构机选型- 249 -
  • 1.1造型依据- 249 -
  • 1.2盾构机来源- 249 -
  • 1.3设计特点- 250 -
  • 1.4泥水平衡盾构组成- 251 -
  • 1.5 盾构主要配套系统- 252 -
  • 1.5.1掘进管理系统- 252 -
  • 1.5.2泥水加压和循环系统- 253 -
  • 1.5.3泥水处理系统- 254 -
  • 1.5.4 同步注浆系统- 254 -
  • 第二章 盾构区间施工方法及附图- 256 -
  • 2.1 施工平面总布置图及说明- 256 -
  • 2.1.1现场管理与组织- 256 -
  • 2.1.2施工总布置图- 256 -
  • 2.1.3盾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256 -
  • 2.2施工设备配备情况表- 256 -
  • 2.3盾构推进施工方法及说明- 256 -
  • 2.3.1盾构机推进前的施工准备- 256 -
  • 2.3.2盾构机下井安装调试- 257 -
  • 2.3.3 始发准备- 258 -
  • 2.3.4试验段掘进- 261 -
  • 2.3.5正常掘进- 262 -
  • 2.3.6盾构到达- 269 -
  • 2.3.7盾构拆卸及转场- 270 -
  • 2.3.8隧道内断面布置图- 271 -
  • 2.3.9 泥水处理系统- 272 -
  • 2.3.10刀具的检查与更换- 275 -
  • 2.3.11压气作业- 276 -
  • 2.3.12盾构通过特殊地段的施工方法- 277 -
  • 2.4盾构施工测量与监测- 283 -
  • 2.4.1施工测量- 283 -
  • 2.4.2施工监测- 287 -
  • 2.5端头加固、联络通道及泵房等工程的施工304
  • 2.5.1进出洞端头土体加固304
  • 2.5.2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307
  • 2.6管片及结构防水工程的施工组织及方法312
  • 2.6.1 管片生产312
  • 2.6.2结构防水工程施工320
  • 2.7施工进度横道图、网络计划进度图322
  • 第三章 盾构技术、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措施等323
  • 3.1施工技术保证措施323
  • 3.2工期保证措施325
  • 3.3质量保证措施325
  • 3.3.1施工管理保证措施325
  • 3.3.2混凝土质量的保证措施328
  • 3.3.3防渗漏的保证措施330
  • 3.3.4施工期间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331
  • 3.3.5 对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333
  • 3.3.6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335
  • 3.3.7管片注浆质量保证措施337
  • 3.3.8隧道结构防水质量保证措施337
  • 3.3.9防止混凝土结构开裂措施338
  • 3.3.10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338
  • 3.3.11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339
  • 3.3.12检测保护方案340
  • 3.4安全保证措施341
  • 3.4.1确保环境安全和施工安全的监控量测保证措施341
  • 3.4.2盾构机施工安全保障措施341
  • 3.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44
  • 3.5.1施工现场管理344
  • 3.5.2现场卫生管理345
  • 3.5.3服从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及时办理各种许可证346
  • 3.5.4遵守市交管局出土的规定346
  • 3.5.5建立、健全消防设施和制度346
  • 3.5.6创建文明工地346
  • 3.6相关标段工程施工接口的保证措施346
  • 3.7防汛措施346

附件详情

车站总长148.4m。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宽度12 米,车站设有3个出入口,两组风亭、1个消防出入口和1部垂直电梯。车站北段有大口径雨污合流排水管等市政管线。车站在两端分别设置两组风亭,均由顶板直出,采用矮风亭的形式。车站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标准段宽度20.7米,最大宽度25.3米(盾构加宽段),有效站台长度118米,车站主体结构总长148.4米。结构顶板覆土厚度约为2.6~2.8米,底板埋深约23.3米,局部埋深26.6米。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基坑外降水。车站出入口结构除2、3号出入口通道跨路段采用暗挖法施工外,其余部分均采用明挖法施工,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基坑外降水。区间全长为1617.259m。区间为标准单洞单线区间,采用泥水盾构法施工,区间设联络通道三处(其中一处与泵房合建)。隧道覆土13.2~25.0m。 开工日期:1月10日 完工日期:6月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车站、区间主体及附属结构工程、砌筑工程、地面建筑工程、出入口广场景观、路面及场地恢复工程、管线调查及迁改工程、给排水工程、迷流、综合接地、防雷等。 工程地质: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第四系全新统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第四系全新统新扇冲洪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老扇冲洪积层、第四系下更新统冰水沉积相地层组成。勘察期间各钻孔均见地下水,地下水常年水位变幅约2m。开挖部分大部分位于细砂、中粗砂、砾砂段。 施工安排:项目法管理。车站采取分段围挡分段施工的方法,除出入口通道跨路段采用暗挖法施工外,其余部分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盾构推进。主体结构施工顺序为:围护灌注桩→坑外降水井→钢支撑施工→基坑开挖施工→防水及结构施工→顶板防水施工→土方回填→地上景观及绿化恢复。车站基坑采用坑外管井降水方案,附属结构采用坑外降水。降水井位置在基坑边线外2.0m处,间距6m布置,车站主体基坑及1号出入口降水井深34m,2、3号出入口基坑降水井深26m。施工时加强监测,必要时采用回灌技术或其他辅助措施。暗挖段超前支护,超前支护采用小导管为直径φ32mm无缝钢管,壁厚3.25mm,管长1.8m,环形间距0.3m。初期支护由格栅钢架、锁脚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组成……附示意图、标准表、工艺流程图、组织体系图等……共计346页,


主体结构基坑开挖竖向分层图

斜支撑安装图

基坑钢支撑结构图

楼梯支模示意图

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图

接地网引出线防水措施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缝防水构造图

盾构出洞防水装置

洞门接口施工

主要临时工程数量

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