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水下砼灌注作业指导书.doc

附件详情

2、砼及水下砼灌注 2.1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填写检查钻孔桩桩孔和钢筋笼情况的“工程检查证”,在浇筑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应填写“水下混凝土浇筑记录”。 2.2在第一次清孔达到要求后,由于安装钢筋笼及导管,至浇筑砼的时间较长,孔底又会产生沉渣,所以安装钢筋笼及导管就绪后,再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清孔的方法是在导管顶部安装一个弯头和皮笼,用泵将泥浆压入导管内,再从孔底沿着导管外置换沉渣。清孔标准是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其它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认真做好灌注前的各项检查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立即浇筑水下砼。 2.3砼的拌制:与有资质的专业商品砼公司签订商砼采购合同,项目部提供原材料,试验室对混凝土质量全程进行试验检测和控制;砼的运输:用砼灌车运输,运输以保证灌注不间断为原则,运输过程中严防离淅并由专人负责,现场塌落度控制在18-22cm,发现离淅或塌落度损失超过2cm,必须重新拌和。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下混凝土养护试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 2.4隔水栓:漏斗底口处必须设置严密、可靠的隔水装置,该装置必须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除。现场可以采用软球式隔水栓,用塑料布包新拌砼制成的软球,球直径略大于导管直径1cm~1.5cm。或采用直径比导管直径小约20mm的皮球。
2.5首批混凝土量的计算:钻孔桩所需首批砼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的需要,不得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其混凝土参考数量可以按下式计算:
V≥(∏d2/4)h1+(∏D2/4)Hc
Hc= h2 +h3
式中:V——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导管内径,m;
D——桩径,m;
Hc——首批混凝土在孔内的高度,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1.5m
h3——导管底端至钻孔孔底距离,m;取0.4m
h1——桩孔混凝土面高度达到Hc时的导管内混凝土柱的高度,m。
而:h1=rwHw/rc;
其中:rw孔内泥浆比重,kN/m3;
Hw桩孔内混凝土面以上水和泥浆深度,m;
rc混凝土的容重,kN/m3。
由于孔内直径的不均匀,该式计算出首批混凝土数量后,需根据现场孔内情况适当增大混凝土量。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