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图文并茂).doc,平面布置图

附件详情

  •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项目概要
  • 1、编制依据 1
  • 2、项目概要 1
  • 2.1、工程位置及环境 1
  • 2.1.1、工程位置及周围建筑物 1
  • 2.1.2、地面道路情况 2
  • 2.1.3、地下管线 2
  • 2.1.4、地质水文 2
  • 1)工程地质特征 2
  • 2)地质构造 2
  • 3)水文地质特征 3
  • 4)气候特征 3
  • 2.1.5、地震烈度 3
  • 2.2、工程设计概况 3
  • 2.2.1、车站项目概要 3
  • 2.2.2、主要工程数量 5
  • 2.3、工程特征 6
  • 2.3.1、工程特点 6
  • 2.3.2、工程施工重点 6
  • 2.3.3、施工技术难点 7
  • 第二章 施工总体方案、部署
  • 1、施组目标 8
  • 1.1、工期目标 8
  • 1.2、质量目标 8
  • 1.3、安全目标 8
  • 1.4、文明施工目标 8
  • 2、施工总体方案 9
  • 2.1、施工指导思想 9
  • 2.2、施工组织原则 9
  • 2.3、施工重、难点技术对策 9
  • 2.4、施工总体方案 14
  • 2.4.1、分区施工方案 14
  • 2.4.2、分阶段施工方案 15
  • 2.4.3、主要工项施工方案(一览表) 17
  • 2.5、施工进度方案 17
  • 2.6、保证关键里程碑工期方案 21
  • 2.7、可能影响关键里程碑工期的因素分析及预备施工方案 23
  • 3、施工组织部署 24
  • 3.1、施工管理组织 24
  • 3.1.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24
  • 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24
  • 2)项目经理部党组织 24
  • 3.1.2、主要管理人员 26
  • 3.1.3、经理部住所 27
  • 3.2、施工作业队伍组织 27
  • 3.3、项目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职责 29
  • 3.3.1、项目经理职责 29
  • 3.3.2、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29
  • 3.3.3、项目主要管理部门职责 30
  • 3.3.4、项目管理 31
  • 第三章 施工准备、总平面布置
  • 1、施工准备 33
  • 1.1、施工技术准备 33
  • 1.2、施工资源筹集 33
  • 1.3、交通疏解 33
  • 1.4、管线路拆迁改移 34
  • 2、施工平面布置 34
  • 2.1、布置原则 34
  • 2.2、总 平面布置图 35
  • 2.3、分期布置 35
  • 3、临时工程 39
  • 3.1、场地围蔽 39
  • 3.2、临时房屋 39
  • 3.3 、场地道路及场地硬化和场外运输 39
  • 3.4、临时人行天桥 40
  • 3.5、场地排水 40
  • 3.6、临时供电 40
  • 3.7、临时供水 40
  • 3.8、通讯 41
  • 3.9、标语、标牌、美化 41
  • 3.10、临时工程数量 44
  • 4、施工测量 45
  • 4.1、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45
  • 4.2、平面控制测量 45
  • 4.2.1、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45
  • 4.2.2、车站平面控制测量 46
  • 4.3、高程控制测量 46
  • 4.3.1、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46
  • 4.3.2、车站高程控制测量 46
  • 4.4、放样测量 46
  • 4.4.1、基坑围护结构放样测量 46
  • 4.4.2、基坑开挖放样测量 47
  • 4.4.3、结构工程放样测量 47
  • 4.5、相邻建筑物接口测量 47
  • 4.6、测点精度控制 47
  • 4.7、测量仪器配备 48
  • 第四章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 1、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9
  • 1.1、连续墙项目概要 49
  • 1.2、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 49
  • 1.3、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51
  • 1.3.1、导墙施工 51
  • 1.3.2、泥浆制备及处理 53
  • 1.3.3、成槽施工 61
  • 1.3.4、连续墙接头施工 66
  • 1.3.5、钢筋网片制作吊装 72
  • 1.3.6、连续墙水下砼灌注 76
  • 1.3.7、墙顶冠梁施工 79
  • 1.4、连续墙施工组织 79
  • 1.4.1、机械设备 79
  • 1.4.2、机构及人员配备 80
  • 1.4.3、单元槽段施工循环时间 80
  • 1.5、连续墙技术标准 81
  • 1.6、连续墙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81
  • 1.6.1、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 81
  • 1.6.2、连续墙施工技术措施 86
  • 1.6.3、连续墙施工防水措施 90
  • 2、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92
  • 2.1、人工挖孔桩项目概要 92
  • 2.2、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93
  • 2.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 94
  • 2.3.1、人工挖孔桩施工顺序 94
  • 2.3.2、人工挖孔桩施工机具 94
  • 2.3.3、平整场地、测量定位 94
  • 2.3.4、井孔开挖 95
  • 2.3.5、护壁施工 97
  • 2.3.6、钢筋笼制作安装 98
  • 2.3.7、桩身混凝土灌注 99
  • 2.3.8、人工挖孔咬合桩施工方法 99
  • 2.4、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 100
  • 2.4.1、机械配备 100
  • 2.4.2、机构及人员配备 100
  • 2.5、人工挖孔桩技术标准 101
  • 2.6、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措施 101
  • 2.7、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措施 102
  • 3、钻孔桩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03
  • 3.1、钻孔桩项目概要 103
  • 3.2、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103
  • 3.3、钻孔桩施工方法 104
  • 3.3.1、反循环成孔施工方法 104
  • 3.3.2、冲击钻成孔施工方法 108
  • 3.4、钻孔桩施工组织 109
  • 3.4.1、机械设备 109
  • 3.4.2、机构及人员配备 110
  • 3.5、钻孔桩施工技术标准 110
  • 3.6、钻孔桩施工技术措施 111
  • 3.7、钻孔桩施工常遇问题及处理方法 113
  • 4、旋喷桩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14
  • 4.1、旋喷桩项目概要 114
  • 4.2、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 114
  • 4.3、旋喷桩施工方法 114
  • 4.3.1、旋喷桩施工方法 114
  • 4.3.2、旋喷桩施工工艺 116
  • 4.4、旋喷桩施工组织 118
  • 4.4.1、机械配备 118
  • 4.4.2、机构及人员配备 118
  • 4.5、旋喷桩施工技术标准 119
  • 4.6、旋喷桩施工技术措施 119
  • 4.7、旋喷桩施工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121
  • 5、车站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22
  • 5.1、车站基坑项目概要 122
  • 5.2、车站基坑开挖工艺流程 122
  • 5.3、车站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123
  • 5.3.1、车站基坑开挖步骤 123
  • 5.3.2、车站基坑开挖方法 125
  • 5.3.3、车站大口径井点降水施工 126
  • 5.3.4、车站地表及基坑排水 130
  • 5.3.5、车站石方控制爆破 133
  • 5.3.6、车站管线拆迁及保护 139
  • 5.3.7、车站钢管支撑施工 140
  • 5.3.8、车站预应力锚索施工 147
  • 5.3.9、车站坡面防护 150
  • 5.3.10、车站基坑土方外运 153
  • 5.4、车站基坑开挖施工组织 154
  • 5.4.1、机械设备 154
  • 5.4.2、组织机构及人员 155
  • 5.5、车站基坑开挖技术标准 155
  • 5.6、车站基坑开挖技术措施 156
  • 5.6.1、基坑开挖技术措施 156
  • 5.6.2、基坑开挖阶段应急措施 157
  • 6、交通层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60
  • 6.1、交通层基坑项目概要 160
  • 6.2、交通层基坑开挖工艺流程 160
  • 6.3、交通层基坑开挖方法 160
  • 6.3.1、交通层基坑开挖步骤 160
  • 6.3.2、交通层基坑开挖方法 161
  • 6.3.3、交通层基坑坡面防护 161
  • 6.3.4、交通层地表及基坑排水 162
  • 6.3.5、交通层基坑土方外运 162
  • 6.4、交通层基坑开挖施工组织 162
  • 6.5、交通层基坑开挖技术标准 162
  • 6.6、交通层基坑开挖技术措施 162
  • 7、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63
  • 7.1、车站主体结构项目概要 163
  • 7.2、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163
  • 7.2.1、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163
  • 7.2.2、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步骤 164
  • 7.3、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165
  • 7.3.1、基底注浆及处理 165
  • 7.3.2、接地网施工 167
  • 7.3.3、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分段及顺序 169
  • 7.3.4、车站模板、支架及脚手架施工 171
  • 7.3.5、钢筋工程 175
  • 7.3.6、 混凝土工程 177
  • 7.3.7、砌砖工程施工 180
  • 7.3.8、主体结构与连续墙的连接 181
  • 7.3.9、抗拔桩施工 183
  • 7.3.10、预埋件、预留孔施工 183
  • 7.3.11、施工缝、变形缝施工 184
  • 7.3.12、车站基坑及顶板回填 184
  • 7.3.13、白蚁防治 185
  • 7.3.14、防迷流措施 185
  • 7.4、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组织 186
  • 7.4.1、机械设备 186
  • 7.4.2、组织机构及人员 186
  • 7.5、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标准 186
  • 7.5.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186
  • 7.5.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186
  • 7.5.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189
  • 7.6、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91
  • 7.6.1、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191
  • 7.6.2、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192
  • 7.6.3、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193
  • 8、交通层主体结构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194
  • 8.1、交通层主体结构项目概要 194
  • 8.2、交通层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194
  • 8.3、交通层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194
  • 8.3.1、交通层主体结构施工分段及顺序 194
  • 8.3.2、交通层主体结构钢筋工程 195
  • 8.3.3、交通层主体结构模板工程 195
  • 8.3.4、交通层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 198
  • 8.4、交通层主体结构施工组织 198
  • 8.5、交通层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标准 198
  • 8.6、交通层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198
  • 9、出入口通道、风亭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199
  • 9.1、出入口通道、风亭项目概要 199
  • 9.2、出入口通道、风亭施工工艺流程 199
  • 9.3、出入口通道、风亭施工方法 200
  • 9.3.1、出入口通道、风亭围护结构施工方法 200
  • 9.3.2、出入口通道、风亭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200
  • 9.3.3、出入口通道、风亭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201
  • 9.4、出入口通道、风亭施工组织 202
  • 9.5、出入口通道、风亭施工技术标准 202
  • 9.6、出入口通道、风亭施工技术措施 202
  • 10、车站结构防水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203
  • 10.1、结构防水项目概要 203
  • 10.2、结构防水施工方法 203
  • 10.2.1、混凝土自防水 203
  • 10.2.2、防水层施工 208
  • 10.2.3、保护层施工 210
  • 10.2.4、施工缝、后浇缝防水 210
  • 10.2.5、变形缝施工防水 212
  • 10.2.6、穿墙管施工防水 214
  • 10.2.7、对拉螺栓处施工防水 214
  • 10.2.8、接地网处施工防水 215
  • 10.2.9、注浆防水 216
  • 10.3、结构防水施工组织 216
  • 第五章 工程检验试验与施工监测
  • 1、工程检验试验 218
  • 1.1、检验试验组织 218
  • 1.2、检验试验项目及方法 219
  • 1.2.1、检验试验工作流程 219
  • 1.2.2、检验试验过程质量保证 220
  • 1.2.3、检验试验主要项目 221
  • 1.2.4、抽样方法及试验检验结果评定 223
  • 1.3、检验试验设备配置 224
  • 2、施工监测 225
  • 2.1、施工监测组织 225
  • 2.1.1、监测管理流程 226
  • 2.1.2、监测管理 226
  • 2.2、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227
  • 2.2.1、监测项目 227
  • 2.2.2、监测方法 228
  • 1)地面及地层分层沉降监测 228
  • 2)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倾斜监测 230
  • 3)围护结构垂直位移沉降监测 233
  • 4)邻近地下管线位移监测 234
  • 5)周边建筑物基础沉降、倾斜、裂缝监测 235
  • 6)墙后水土压力监测 239
  • 7)围护结构钢筋应力监测 241
  • 8)钢支撑内力监测 242
  • 9)板挠度监测 244
  • 10)基坑爆破振动监测 245
  • 11)地下水位监测 246
  • 12)降水监测 246
  • 13)其它环境监测 247
  • 2.3、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248
  • 2.3.1、数据处理 248
  • 1)现场数据采集及初步整理 248
  • 2)回归分析 248
  • 3)信息反馈与反分析 250
  • 4)全工地要建立昼夜巡视制度 250
  • 2.4、施工监测工作流程 252
  • 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
  • 1、进度计划安排说明 254
  • 1.1、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254
  • 1.2、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安排 254
  • 1.3、施工关键线路 255
  • 1.3、分项工程进度指标及进度 255
  • 2、施工进度图 255
  • 2.1、施工进度横道图 255
  • 2.2、施工进度网络图 255
  • 3、施工强度直方图 256
  • 3.1、土石方开挖强度直方图 256
  • 3.2、钢筋加工强度直方图 256
  • 3.3、混凝土灌注强度直方图 256
  • 4、施工进度监控及动态管理 265
  • 4.1、施工进度监控管理组织 265
  • 4.2、施工进度监控办法 265
  • 4.3、施工进度计划动态调整 265
  • 4.4、进度报告 266
  • 第七章 资源配置
  • 1、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 267
  • 1.1、施工组织机构 267
  • 1.2、施工管理人员 267
  • 1.3、劳动力配备 267
  • 1.4、劳动力用量直方图 271
  • 1.5、劳动力的动态管理 271
  • 2、机械设备配置 274
  • 2.1、机械设备配置说明 274
  • 2.2、机械设备配置 274
  • 2.3、机械设备的动态管理 274
  • 3、供水供电计划 285
  • 3.1、施工供水计划 285
  • 3.2、施工供电计划 286
  • 4、物资采购及供应 287
  • 4.1、物资采购供应方式 287
  • 4.2、物资供应计划 287
  • 5、资金需求计划 287
  • 第八章 工程保证措施
  • 1、工期保证措施 290
  • 1.1、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290
  • 1)组建一个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 290
  • 2)组织一支技术熟练型的作业队伍 290
  • 3)按网络计划组织施工 290
  • 4)组织好平行流水作业和场地流动使用, 场地布置 要紧凑合理,尽量避免干扰 290
  • 5)抓住关键工序保证重点部位 291
  • 6)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 291
  • 1.2、工期保证的施工措施 292
  • 1)压缩施工准备时间 292
  • 2)增加工作面 292
  • 3)配足配强机械设备 292
  • 4)作好应变准备 292
  • 5)作好春节安排 293
  • 1.3、工期保证的技术措施 293
  • 1)优化施工方案 293
  • 2)加强技术管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证 293
  • 3)实行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制 297
  • 1.4、工期的动态控制 297
  • 1.5、影响工期因素的预测及对策 298
  • 2、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299
  • 2.1、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组织 299
  • 2.1.1、质量保证体系 299
  • 2.1.2、质量管理组织 303
  • 2.2、质量管理措施 304
  • 2.3、各项质量保证措施 305
  • 2.3.1、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305
  • 1)原材料保证措施 305
  • 2)配合比选定及拌合质量保证措施 306
  • 3)混凝土施工组织措施 306
  • 4)混凝土施工现场控制措施 306
  • 2.3.2、结构防渗漏措施 307
  • 2.3.3、地下水对结构混凝土和钢筋的腐蚀预防措施 308
  • 2.3.4、结构防水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09
  • 1)提高结构自防水能力 309
  • 2)提高围护结构防水能力 310
  • 3)提高止水帷幕的防水质量 311
  • 4)提高防水层施工质量 312
  • 2.3.5、防结构混凝土开裂措施 313
  • 1)开裂原因分析 313
  • 2)较大体积的砼施工及防开裂渗漏措施 313
  • 3)砼薄弱部位止水措施 315
  • 2.3.6、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315
  • 1)保证隐蔽工程检查和验收的管理措施 315
  • 2)明确隐蔽工程检查项目,实行岗位责任制度 316
  • 2.3.7、预埋件、预留孔的保证措施 317
  • 1)穿墙管(杆)件预埋 317
  • 2)穿透防水层的铁件预埋 317
  • 3)顶板与侧墙预留洞最后补灌的止水措施 317
  • 3、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318
  • 3.1、安全保证体系及管理组织 318
  • 3.1.1、建立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18
  • 3.1.2、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 319
  • 3.2、安全管理措施 319
  • 3.3、主要施工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322
  • 3.3.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322
  • 3.3.2、连续墙施工安全措施 323
  • 3.3.3、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措施 323
  • 3.3.4、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措施 324
  • 3.3.5、结构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325
  • 3.3.6、供电与电气设备安全措施 326
  • 3.3.7、机械作业及设备使用安全措施 327
  • 3.3.8、爆破安全措施 332
  • 3.3.9、确保环境安全和施工安全的监控量测保证措施 333
  • 4、突发事件分析及防止措施 334
  • 4.1、管线损坏的预防处理 334
  • 4.2、基坑坍塌预防及处理 334
  • 4.3、台风灾害的预防 334
  • 5、既有建筑物及设施保护措施 335
  • 6、接口界面协调措施 335
  • 6.1、车站南端与皮带廊施工区接口 336
  • 6.2、车站北端与盾构区接口 338
  • 6.3、交通层与火车站至下沉广场出入口接口 338
  • 6.4、土建与装饰、设备安装施工协调 339
  • 7、成品保护措施 339
  • 8、雨季施工措施 340
  • 9、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341
  • 9.1、建立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341
  • 9.2、争创文明示范工地措施 341
  • 10、对分包商的管理措施 345
  • 附件:连续墙成槽设备的购置及租用文件

附件详情

车站项目概要 本站为地下三层车站,其中地下一层为地下交通层,地下二层为车站站厅层,地下三层为车站站台层。总建筑面积41598m2。车站总长度为302.48m,总高度为13.24m,总宽度为33.95m。交通层总长度为411.98m,总高度为6.4m,总宽度为111.2m。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通道与交通层相连;交通层共设4个通道,另外预留3个出入口通道与其它公共建筑相连。另外,在站台层、站厅层、交通层和地面相互设有楼梯、自动扶梯、残疾人电梯连通。交通层与地面广场及高架人行平台形成立体人行交通体系。 车站设2处风道及地面风亭。1号风道与皮带廊结合,2号风道设在车站北端东侧。 车站采用两岛一侧站台型式,站内2条正线,1条事故停车线,站前设交叉渡线。站台区主体采用双层三柱四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备区采用3~4跨的双层结构。内衬墙与地下墙之间不设防水层,采用复合式结构,通过地下墙凿毛、钢筋拉结等措施,使二者成为整体墙,顶、中、底板与地下墙之间采用刚接,板与地下墙内的钢筋通过钢筋连接器连接。车站北端位于XX下的结构底板设抗拔桩。 交通层实现地铁与其它交通工具换乘;交通层采用单层三跨框架结构,与车站相交 处交通层柱落在车站顶板上,其余柱采用独立基础。皮带廊基础直接落在车站结构顶板上。车站北端位于XX以下部分的车站覆土厚度为3~7m。 交通层基坑围护采用人工挖孔桩,外加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车站主体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侧向支护结构,车站南端采用钻孔桩围护,外加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出入口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连续墙及排桩横向支撑采用钢管。
承重围护结构采用补偿收缩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地下连续墙与排桩的接头部位做特殊防水处理。车站顶板采用大面积铺贴柔性防水卷材,并用豆石混凝土保护。车站结构采用刚性自防水。对变形缝、施工逢、后浇带、穿墙管等特殊部位均作防水处理。
车站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基坑距XX商业城较近,基坑开挖可能会影响XX商业城结构基础,需预先加固并加强支撑。地下交通层在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毕以后,开敞明挖施工。
……
工程特点
1)工程规模大:车站长302.48m,宽33m,深17m;交通层长411.98m,宽40m,深7m。基坑开挖33万m3,结构混凝土总量5.995万m3 ,回填土7.6万m3 。
2)工期紧迫:车站和交通层总施工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为25个月。其中:交出车站铺轨区仅13个月,为本站施工的关键工期。
3)工程位置环境特殊:紧靠出入境联检口岸、火车站、XX商业城、XX大酒店,过往客流量大,交通繁忙,工程施工对社会环境影响大,对周围建筑物保护和文明施工要求高。
4)工程地质复杂:岩层走向、层面倾斜多变,有地质断层,部分下卧岩石质地坚硬,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5)工程设计技术手段多、专业多、结构复杂,施工工序繁多,对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要求高。
6)施工界面接口多,协调涉及面广。
7)施工场地限制性大,场内施工布置随施工进度有较大的改变。
工程施工重点
1)地下连续墙工程量大,地质条件差,入岩岩石坚硬,必须正确选择施工设备、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2)深大基坑的开挖、支撑施工,必须保证施工进度和安全。
3)土石方和工程用料运输量特别大,必须认真组织运输车辆,加强场内外运输组织指挥工作。
4)主体结构工程量大,必须安排好作业顺序,合理组织,提高工效,确保顺利实现施工计划。
5)加强施工组织和现场施工作业及文明施工管理,使施工按计划文明有序进行。
6)加强施工全过程的内外协调工作,使本站施工取得社会和相关单位的支持。
7)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和及时处理。
施工技术难点
1)连续墙入岩施工。
2)围护桩挖孔防坍、防涌和孔内石方爆破。
3)基坑开挖石方爆破的控制、防震技术运用。
4)车站连续墙与内衬结构墙、板复合面的施工技术处理。
5)结构自防水和防水层施工缝、变形缝施工。
6)对周边建筑物的变化状态监测及保护。
……
工期目标
1)3月至5月底完成车站主体工程,较招标文件提前1个月。
2)11月底完成交通层主体工程,较招标文件提前1个月。
3)2月底完成出入口、风道、风井等附属工程,较招标文件提前2个月。
4)主要里程碑工期:
(1)3月1日完成铺轨区,较招标文件提前1个月。4月15日达到开始铺轨条件,较招标文件提前1个月。
(2)5月30,提供车站安装装修及综合管线铺设条件,安装装修承包商进场,较招标文件提前1个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