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工程某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平面布置图

附件详情

  • 目 录
  • 第一篇 说明书
  • 1、编制说明 1
  • 1.1编制依据 1
  • 1.2编制原则 1
  • 1.3规范、标准 1
  • 2 项目概要 2
  • 2.1 工程技术标准 3
  • 2.2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数量 3
  • 2.3地型地貌与场地 6
  • 2.4地质 6
  • 2.5水文地质 6
  • 2.6气候条件 7
  • 2.7其他 7
  • 2.8工程难点、特点 7
  • 3.施工总体部署 8
  • 3.1施工管理目标 8
  • 3.1.1质量方针 8
  • 3.1.2工程质量目标 8
  • 3.1.3工期目标 9
  • 3.1.4安全生产方针 9
  • 3.1.5安全生产目标 9
  • 3.1.6职业健康目标 9
  • 3.1.7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目标 10
  • 3.2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0
  • 3.2.1施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10
  • 4施工准备及临时工程 11
  • 4.1征地拆迁 11
  • 4.2施工技术准备 11
  • 4.3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 12
  • 4.4物资供应 12
  • 4.5劳力组织 12
  • 4.6施工便道 12
  • 4.7水电供应 13
  • 4.8通讯 13
  • 4.9施工场地 13
  • 4.10临时房屋 14
  • 4.11试验检测管理 14
  • 4.12工程测量管理 18
  • 4.13 弃(取)土场 18
  • 5施工进度安排 19
  • 5.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19
  • 5.2分项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19
  • 5.2.1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19
  • 5.2.1.1路基工程 19
  • 5.2.1.2路面工程 20
  • 5.2.1.3桥梁工程 20
  • 5.2.1.4涵洞及通道工程 21
  • 5.2.1.5隧道工程 21
  • 5.2.2分项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23
  • 5.3确保工程工期的措施 27
  • 5.3.1组织保证措施 27
  • 5.3.2主要技术保证措施 28
  • 6.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30
  • 6.1总体施工方案 30
  • 6.1.1路基工程 30
  • 6.1.2桥涵工程 31
  • 6.1.3隧道工程 32
  • 6.2路基工程 32
  • 6.2.1项目概要 32
  • 6.2.2施工原则 32
  • 6.2.3路基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34
  • 6.2.4路基开挖 34
  • 6.2.5填方路基施工 40
  • 6.2.5.1填土路基 40
  • 6.2.5.2填石路堤 43
  • 6.2.5.3填挖交界(纵横)地段路基 45
  • 6.2.5.4监测工程 46
  • 6.2.5.5取、弃土场的整治 54
  • 6.2.6路基防护 56
  • 6.2.6.1挡土墙施工 56
  • 6.2.6.2浆砌片石护坡、护面墙施工 58
  • 6.2.6.3三维植被网植草 58
  • 6.2.6.4喷播植草 59
  • 6.2.6.5 预应力锚杆框架 60
  • 6.2.6.6 厚层基材喷射(TBS)植被防护 62
  • 6.2.7路基排水 63
  • 6.2.7.1边沟、排水沟、截水沟 63
  • 6.2.7.2跌水、急流槽 64
  • 6.2.7.3路堑边坡坡体排水 64
  • 6.2.8结构物处回填 65
  • 6.3桥梁工程 67
  • 6.3.1项目概要 67
  • 6.3.2水中墩围堰方案设计和施工 67
  • 6.3.3基础工程 72
  • 6.3.4墩台、盖梁施工 79
  • 6.3.5薄壁墩施工 81
  • 6.3.6预制梁工程 85
  • 6.3.7预制梁安装 89
  • 6.3.8 T梁联接 91
  • 6.3.9桥面铺装 91
  • 6.3.10防护栏施工 93
  • 6.4涵洞及通道工程 95
  • 6.4.1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 95
  • 6.4.2钢筋混凝土盖板通道和盖板涵 96
  • 6.5隧道工程 97
  • 6.5.1项目概要 97
  • 6.5.2洞口工程 98
  • 6.5.2.1洞口明挖段开挖与防护 98
  • 6.5.2.2套拱施工 99
  • 6.5.2.3超前大管棚施工 100
  • 6.5.3隧道洞身开挖方法及工艺 103
  • 6.5.3.1 Ⅴ级围岩单侧壁导坑法开挖 103
  • 6.5.3.2 Ⅵ级围岩双侧壁导坑法开挖 105
  • 6.5.3 隧道爆破 107
  • 6.5.3.1 隧道工程爆破施工原则 107
  • 6.5.3.2 隧道工程光面爆破 107
  • 6.5.3.4古石背隧道开挖时出现的溶洞处理 112
  • 6.5.4隧道洞身支护施工方法及工艺 115
  • 6.5.4.1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工艺 115
  • 6.5.4.2超前中空注浆锚杆支护工艺 116
  • 6.5.4.3中空注浆锚杆支护工艺 117
  • 6.5.4.4砂浆锚杆支护工艺 117
  • 6.5.4.5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 118
  • 6.5.5隧道洞身衬砌施工方法及工艺 120
  • 6.5.5.1仰拱与填充施工 120
  • 6.5.5.2隧道洞身衬砌施工 120
  • 6.5.6隧道防排水 122
  • 6.5.6.1施工排水 122
  • 6.5.6.2施工防水措施 122
  • 6.5.6.2.1防水板铺设 122
  • 6.5.6.2.2施工缝、沉降缝防水 125
  • 6.5.6.2.3防水混凝土 125
  • 6.5.7施工辅助设施 126
  • 6.5.8洞内路面工程 127
  • 6.5.9监控量测 127
  • 6.5.9.1隧道现场监测项目和量测方法 127
  • 6.5.9.2地质超前预报 134
  • 6.6路面工程 138
  • 6.6.1项目概要 138
  • 6.6.2施工原则 138
  • 6.6.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垫层 138
  • 6.6.4水泥砼面层施工 141
  • 7技术组织措施 145
  • 7.1质量创优规划 145
  • 7.2质量管理 145
  • 7.2.1质量保证体系 145
  • 7.2.2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148
  • 7.2.3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50
  • 7.2.3.1总则 150
  • 7.2.3.2路基工程 151
  • 7.2.3.3桥涵工程 152
  • 7.2.3.4隧道工程 153
  • 7.2.3.5其他措施 154
  • 7.2.3.6质量检测和试验设备 154
  • 7.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54
  • 7.3.1职业健康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54
  • 7.3.2 安全管理制度 155
  • 7.3.3保证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59
  • 7.3.3.1路基施工 159
  • 7.3.3.2桥涵施工 159
  • 7.3.3.3隧道施工 161
  • 7.3.3.4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62
  • 7.3.3.5安全用电 163
  • 7.3.3.6其它安全措施 164
  • 7.4文明施工措施 164
  • 7.5冬季、雨季、夏季施工措施 166
  • 7.5.1冬季施工措施 166
  • 7.5.2雨季施工措施 166
  • 7.5.3夏季施工措施 167
  • 7.6其他措施 168
  • 7.6.1廉政制度 168
  • 7.6.2农民工管理及支付保障措施 168
  • 7.6.3既有省道行车干扰及与群众的协调配合措施 169
  • 7.6.4环保水保技术措施 170
  • 7.6.4.1环保水保目标 170
  • 7.6.4.2保证体系 170
  • 7.6.4.3环境保护措施 170
  • 7.6.4.4水土保持措施 175
  • 7.6.5文物保护措施 176
  • 7.6.6治安与防火措施 176
  • 7.6.7火工品管理措施 177
  • 7.6.8 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178
  • 8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 196
  • 8.1 特殊过程的界定 196
  • 8.2 特殊过程的控制 197
  • 8.3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 197
  • 8.3.1防水层铺设作业指导书 198
  • 8.3.2喷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201
  • 8.3.3砂浆(药包)锚杆作业指导书 204
  • 8.3.4水下砼作业指导书 205
  • 8.3.5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207
  • 8.4关键工序的确定 209
  • 8.5.1 砼工程施工工艺 209
  • 8.5.1.1原材料质量控制 209
  • 8.5.1.2混凝土配合比 209
  • 8.5.1.3混凝土的拌制 210
  • 8.5.1.4 混凝土的运输 211
  • 8.5.1.5 混凝土浇注 211
  • 8.5.1.6混凝土的振捣 211
  • 8.5.1.7 混凝土养护 211
  • 8.5.1.8其他 212
  • 8.5.2衬砌施工 212
  • 9.竣工文件编制策划、标准及要求 213
  • 9.1工程竣工文件的收集 214
  • 9.2竣工文件的质量要求 214
  • 9.3竣工文件的组卷、编目与归档 214
  • 9.3.1 组卷要求 214
  • 9.3.2案卷编目 214
  • 9.3.3编写页号 214
  • 9.3.4卷内目录的编制 215
  • 9.3.5备考表的编制 215
  • 9.3.6案卷封面的编制 215
  • 9.3.7案卷目录的编制 216
  • 9.3.8案卷装订要求 216
  • 9.3.9竣工文件归档与移交 216
  • 10.应急处理方案 216
  • 10.1隧道的防灾、减灾、救灾 216
  • 10.2隧道施工应急预案 218
  • 10.2.1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218
  • 10.2.2应急处理程序 219
  • 10.2.3人员培训、应急材料和设备的储备 219
  • 10.3雨季施工应急预案 220
  • 10.4冬季施工应急预案 220
  • 第二篇 资源动态配置表
  • 1项目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分工 222
  • 1.1项目组织机构见下图 222
  • 2分年(季)度投资进度计划表 225
  • 3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226
  • 4分年(季)度主要物资、材料计划表 228
  • 5分年(季)度劳动力组织计划表 229
  • 第三编 附图
  • 1、拌和站及项目部驻地总 平面布置图 (图1) 230
  •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图2) 230
  • 3、火工品库房平面布置图(图3) 230
  • 4、永武高速公路A9合同段土石方调配图(图4) 230
  • 5、隧道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图5) 230
  • 6、预制场平面及台座布置图(图6) 230
  • 7、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图7) 230
  • 8、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图8) 230
  • 9、年度计划进度曲线图(图9) 230
  • 10、上杭大桥施工便道及作业平台图(图10) 230
  • 11、梅溪大桥施工便桥及作业平台图(图11) 230
  • 12、梅溪隧道出口钢便桥布置图(图12) 230
  • 13、隧道上台阶开挖图(图13) 230

附件详情

2 项目概要 长春至深圳国家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的“第三纵”,它北起吉林长春,经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南至深圳。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是长深线在福建境内的一段,位于福建省中部,为世行贷款公路项目。路线所经区域均隶属于三明市和龙岩市。 本标段为XX标段,起于(K140+700)龙岩上杭县旧县乡铁场村沿山坡跨过享堂1号、2号大桥跨过石圳村后,建石圳1号、2号大桥过兰屋,穿梅溪隧道,过苏岗、湖岗,于K1 47+745建梅溪大桥跨旧县河,穿隧至古石背后建马寮山大桥和分子山分离式桥两次跨国道205,建上杭大桥跨汀江,于何屋建上杭互通(K153+412.554)与国道205连接,过互通后至本合同段终点上杭县临城镇西郊村,桩号K154+846.162,与A10合同段起点(K156+963.542)相接。全长14.217251公里。(本段有一处断链:K147+013.844=K146+942.755,增长71.089米,路线增长系数为109.651%。) 该项目业主单位是龙岩永武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设计单位是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2.1 工程技术标准
高速公路为上下行四车道,整体式路基路面宽26.0m,分离式路基路面左右线各宽13.0m,计算行车速度100km/h,车辆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相关下载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