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详情
   
   
    - 
     1编制依据1
    
 
    - 
     2编制的原则1
    
 
    - 
     3项目概要1
    
 
    - 
     3.1项目概要1
    
 
    - 
     3.2合同工期2
    
 
    - 
     3.3主要技术标准2
    
 
    - 
     3.4自然条件3
    
 
    - 
     3.5施工条件4
    
 
    - 
     3.6主要工程数量5
    
 
    - 
     3.7建设相关单位7
    
 
    - 
     4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施工对策7
    
 
    - 
     5管理目标8
    
 
    - 
     5.1安全管理目标8
    
 
    - 
     5.2 质量管理目标8
    
 
    - 
     5.3 工期管理目标8
    
 
    - 
     5.4 创优规划8
    
 
    - 
     5.5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目标8
    
 
    - 
     5.6 节能减排目标9
    
 
    - 
     5.7职业健康管理目标9
    
 
    - 
     6项目组织机构9
    
 
    - 
     6.1项目组织机构9
    
 
    - 
     6.2 主要管理人员10
    
 
    - 
     7施工部署11
    
 
    - 
     7.1 总体施工部署11
    
 
    - 
     7.2施工任务划分及队伍部署11
    
 
    - 
     8施工进度安排11
    
 
    - 
     9施工准备12
    
 
    - 
     9.1驻地建设12
    
 
    - 
     9.2搅拌站建设12
    
 
    - 
     9.3临时便道13
    
 
    - 
     9.4电力13
    
 
    - 
     9.5通信13
    
 
    - 
     9.6生产生活用水13
    
 
    - 
     9.7工程试验准备14
    
 
    - 
     9.8物资准备14
    
 
    - 
     9.9技术准备14
    
 
    - 
     9.10征地和拆迁14
    
 
    - 
     9.11火工品库建设15
    
 
    - 
     10资源配置15
    
 
    - 
     10.1 劳动力使用计划15
    
 
    - 
     10.2 主要物资、材料使用计划16
    
 
    - 
     10.3 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17
    
 
    - 
     11主要施工方案17
    
 
    - 
     11.1总体施工方案18
    
 
    - 
     11.2超前管棚施工22
    
 
    - 
     11.3超前小导管施工22
    
 
    - 
     11.4洞身开挖施工24
    
 
    - 
     11.5隧道初期支护施工29
    
 
    - 
     11.6二次衬砌施工32
    
 
    - 
     11.7明洞施工36
    
 
    - 
     11.8隧道防排水施工37
    
 
    - 
     11.9水沟及电缆槽施工42
    
 
    - 
     11.10隧道出碴及弃碴42
    
 
    - 
     11.11 洞内临时设施43
    
 
    - 
     11.12施工测量49
    
 
    - 
     11.13超前地质预报53
    
 
    - 
     11.14无砟道床施工方案54
    
 
    - 
     11.15综合接地施工方案55
    
 
    - 
     12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界定和管理措施55
    
 
    - 
     13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相关措施56
    
 
    - 
     14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识别及相关措施58
    
 
    - 
     15安全保证措施58
    
 
    - 
     15.1安全管理目标58
    
 
    - 
     15.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59
    
 
    - 
     15.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59
    
 
    - 
     15.4管理制度61
    
 
    - 
     15.5安全保证措施62
    
 
    - 
     15.6安全应急救援预案67
    
 
    - 
     16质量保证措施70
    
 
    - 
     16.1质量管理目标70
    
 
    - 
     16.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70
    
 
    - 
     16.3质量保证的组织措施75
    
 
    - 
     16.4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7
    
 
    - 
     16.5无砟轨道质量保证措施79
    
 
    - 
     16.6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81
    
 
    - 
     16.7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82
    
 
    - 
     16.8试验检测机构及监测制度82
    
 
    - 
     17工期保证措施83
    
 
    - 
     17.1工期管理组织机构83
    
 
    - 
     17.2工期保证措施84
    
 
    - 
     18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87
    
 
    - 
     18.1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87
    
 
    - 
     18.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88
    
 
    - 
     18.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89
    
 
    - 
     19节能减排措施91
    
 
    - 
     19.1节能减排目标91
    
 
    - 
     19.2节能减排管理机构91
    
 
    - 
     19.3主要节能减排措施92
    
 
    - 
     20季节性施工保障措施93
    
 
    - 
     20.1冬季施工技术措施93
    
 
    - 
     20.2 夏期施工技术措施93
    
 
    - 
     20.3 雨季施工措施94
    
 
    - 
     21应急预案94
    
 
   
   
  
   
    附件详情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速度目标值:250km/h;曲线半径:12000m;正线线间距:4.6m;最大坡度:20‰,个别困难地段25‰;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类型:动车组。
    
    隧道全长7621m。地面高程1180~730m,洞身地形起伏较大,地表自然坡度30°~70°之间,相对高差150~450m。河流曲折,支沟发育。进口位于晁峪沟,隧道洞身最大埋深358m,最小埋深10m。隧道除洞身有段半径R12000m的曲线上外,余均位于直线上;洞身纵坡依次为6.5‰/250m、11.64144‰/7250m、0‰/121m。隧道进出口有乡村道路连接,交通便利;1#斜井需要新修6Km便道;2#斜井需要新修750m便道;1#斜井交通较差。
    
    开工日期:3月1日 竣工日期:11月30日
    
    ……
    
    总体施工部署:根据隧道进出口地形、地貌、工期等因素,采取进口、1#斜井进洞、2#斜井进洞同时掘进方式进行施工。1#斜井转正洞后向大里程施工30~50米后立即转为小里程施工,并在此段进行台车拼装;2#斜井转正洞后向大里程施工30~50米后立即转为小里程施工,并在此段进行台车拼装,同时施工大桥0#台施工和出口边仰坡及大管棚施工。隧道架子队驻地在洞口附近修建,在隧道洞口外附近布设风机房,变压器房以及料库等施工设施。严格依照新奥法成洞原理,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Ⅲ、Ⅳ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施工;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及三台阶临时横撑法施工。洞口明暗交界处,易塌方,采用超前管棚进行防护。
    
    ……
    
    工程目标:创“项目样板示范工程”,创“集团公司安全标准工地”。确保省部级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
    
    共计113页,
    
    
   
   
   
   
    
     明挖段开挖示意图
    
    
     三台阶法开挖施工工艺设计图
    
    
     进口侧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