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详情
   
   
    - 
     1.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说明
    
 
    - 
     1.1 采用标准
    
 
    - 
     1.2 编制依据
    
 
    - 
     1.3 编制原则
    
 
    - 
     1.4 编制方针
    
 
    - 
     1.5 编制范围
    
 
    - 
     1.6 创优规划
    
 
    - 
     2.项目概要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地质及气象情况
    
 
    - 
     2.4 技术标准
    
 
    - 
     2.5 隧道主要工程项目说明及工程数量
    
 
    - 
     2.6 施工条件
    
 
    - 
     3.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主要材料的管理及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 
     3.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 
     3.2 设备、主要材料的管理方法
    
 
    - 
     3.3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 
     4.施工总体布置及资源投入计划
    
 
    - 
     4.1 施工组织机构及其相关职责
    
 
    - 
     4.2 施工总体目标
    
 
    - 
     4.3 主要人员素质及人员、设备的配备
    
 
    - 
     4.3.1主要人员素质及人员配备
    
 
    - 
     4.3.2投入该项目的施工机械设备
    
 
    - 
     4.3.3投入该项目的试验、测量、质检设备
    
 
    - 
     4.4 开工前各项工作组织计划
    
 
    - 
     4.6 施工总体布置
    
 
    - 
     5.施工
     
      进度计划
     
     及工期安排
    
 
    - 
     5.1 施工工期安排
    
 
    - 
     5.2 施工进度计划
    
 
    - 
     6.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及方法
    
 
    - 
     6.1.隧道施工工艺
    
 
    - 
     6.2.隧道施工方法
    
 
    - 
     6.2.1 施工工序
    
 
    - 
     6.2.2 施工测量
    
 
    - 
     6.2.3 洞口工程及进洞方法
    
 
    - 
     6.2.4 洞身开挖
    
 
    - 
     6.2.5 超前支护
    
 
    - 
     6.2.6 初期支护
    
 
    - 
     6.2.7 防排水设施施工
    
 
    - 
     6.2.8 结构砼施工
    
 
    - 
     6.2.9 施工通风与防尘
    
 
    - 
     6.2.10 施工监控量测
    
 
    - 
     6.2.11 超前地质预报
    
 
    - 
     6.2.12 重点难点工程施工
    
 
    - 
     7.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7.1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 
     7.2 确保工程质量措施
    
 
    - 
     7.2.1 施工常见问题及保证措施
    
 
    - 
     7.2.2 耐腐蚀性混凝土
    
 
    - 
     7.2.3 建立质量自检系统
    
 
    - 
     7.2.4 加强试验室的的组织、设备配置
    
 
    - 
     7.2.5 工程质量制度
    
 
    - 
     7.2.6 完善各种管理手段,施工工艺措施
    
 
    - 
     8.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 
     8.1 组织措施
    
 
    - 
     8.2 技术措施
    
 
    - 
     8.3 机械劳动力的投入
    
 
    - 
     8.4 材料及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 
     8.5 促进工程进度的评比及奖励措施
    
 
    - 
     9.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
    
 
    - 
     9.1 安全保证体系
    
 
    - 
     9.2 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 
     10. 环境保护措施
    
 
    - 
     10.1 环境管理体系
    
 
    - 
     10.2 环境保护措施
    
 
    - 
     10.3 加强与当地的联系
    
 
    - 
     10.4 绿化方案及保证措施
    
 
    - 
     11. 交通保畅措施
    
 
    - 
     11.1 建立交通保畅体系
    
 
    - 
     11.2 建立交通保畅制度
    
 
    - 
     11.3 确立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 
     12. 其它相关保证措施
    
 
    - 
     12.1 文明施工措施
    
 
    - 
     12.2 治安消防措施
    
 
    - 
     13.雨季施工安排
    
 
    - 
     13.1 雨季的施工安排
    
 
   
   
  
   
    附件详情
   
   
    【项目概要】
    
    隧道出口承担3291.33米的施工任务,根据招标文件工期要求,按3月15日开工,7月竣工计算,工期52个月。隧道围岩根据有关隧道围岩分类的规定,隧道区围岩分类划分为III级 860米、IV级1985米、Ⅴ级441.55米。
    
    【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Ⅰ级,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路线总长3.291公里,线路间距4.8米,板式无碴轨道3291.33米,平曲线半径4500米/个,最大纵坡18‰ 。
    
    【主要工程项目】洞口开挖、临时边坡防护、洞口开挖、临时边坡防护、洞顶截水沟、填方洞门端墙砼、基底处理、洞口边仰坡防护……
    
    ……
    
    【内容节选】
    
    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软弱围岩施工遵循“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成环,二次衬砌适时施做”的原则进行。仰拱先行,采用整体浇注,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技术,二次衬砌采用液压台车一次整体衬砌。采用无轨运输,压入式通风。
    
    Ⅵ级围岩和Ⅴ级破碎软弱围岩段采用大拱脚台阶拱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Ⅲ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Ⅴ级围岩上台阶采用人工配风镐开挖,必要时采用风枪打眼小炮弱爆破,上台阶施工开挖的碴挖机扒运至隧底,侧卸式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下台阶采用挖掘机开挖,侧卸式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必要时风枪打眼爆破后再装运。
    
    全断面法施工采用风枪钻孔,实施光面爆破,侧卸式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
    
    开挖前超前支护先行,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视围岩量测结果进行。洞外路堑和洞口开挖完成后,按设计完成支护,暗洞进洞前施工超前支护及抗滑预加固桩。
    
    ……
    
    共135页(20)
    
    
   
   
   
   
    
     中空注浆锚杆结构示意图
    
    
     排水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大拱脚台阶法施工工序断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