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级高风险特大长岩溶隧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03页.doc,平面布置图

附件详情

  • 第一章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1
  • 第一节 编制依据1
  • 第二节 编制原则1
  • 第三节 编制范围2
  • 第二章 项目概要3
  • 第一节 技术标准3
  • 第二节 自然条件3
  • 第三节 建设条件9
  • 第四节 设计概况10
  • 第五节 工程特点、重难点及主要风险17
  • 第三章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19
  • 第一节 建设管理目标19
  • 第二节 施工管理机构与任务划分20
  • 第三节 总体施工原则与顺序21
  •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23
  • 第一节 主要工效指标和技术要素23
  • 第二节 分工作面施工进度安排23
  • 第三节 关键线路分析、关键工作面工期检算24
  • 第四节 进度计划图表24
  • 第五节 确定总工期和重要阶段工期24
  • 第五章 临时工程与总平面规划27
  • 第一节 主要临时生产设施方案27
  • 第二节 施工总 平面布置图 29
  • 第六章 资源配置方案30
  • 第一节 人力资源投入计划30
  • 第二节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31
  • 第三节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34
  • 第七章 施工方案与方法36
  • 第一节 洞口段施工36
  • 第二节 隧道开挖37
  • 第三节 装渣运输42
  • 第四节 超前支护施工43
  • 第五节 初期支护48
  • 第六节 仰拱及填充55
  • 第七节 系统防排水56
  • 第八节 衬砌57
  • 第九节 施工通风、高压供风、供风、排水及管线布置57
  • 第十节 超前地质预报58
  • 第十一节 监控量测60
  • 第八章 安全风险管理65
  • 第一节 安全管理体系与责任落实65
  • 第二节 风险识别与评估66
  • 第三节 风险控制措施74
  • 第四节 高风险地段施工方案与方法77
  • 第五节 主要应急预案78
  • 第九章 四化支撑手段82
  • 第十章 保证措施84
  • 第一节 质量保证措施84
  • 第二节 工期保证措施85
  • 第三节 投资控制措施86
  • 第四节 环保、水保管理措施86
  • 第五节 冬季雨季施工措施89
  • 第十一章 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建议92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92
  • 第二节 拟开展的科研攻关项目92
  • 第三节 设计优化建议92
  • 第十二章 附表93
  • 第十三章 附图96

附件详情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速度目标值:250km/h,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正线线间距:5.0m;最小曲线半径:4000m;最大坡度:20‰,特殊地段30‰;列车类型:动车组;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运输调度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开工日期:10月1日 完工日期:10月3日 隧道为岩溶隧道、单洞双线隧道,左右线线间距为5.0m,全长11882m,可溶岩长度为9063m,占全隧长度的76%,隧道最大埋深约380m。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及岩溶水、岩爆、危岩落石等。工程含隧道正洞、1#横洞、2#横洞、平行导洞工程。隧道主要风险为塌方,突水突泥,岩爆,危岩落石等风险。贯通平导长11829m,采用无轨单车道。斜切式洞门,边仰坡采用M10桨砌片石护坡、人字形截水骨架植草防护。隧道进出口浅埋段分别采用V级b型、c型衬砌进行加强。 洞身衬砌:富水带采用1.0Mpa、2.0Mpa抗水压衬砌,其余段落采用一般复合式衬砌。 【支护及施工方法】明挖法施工、新奥法施工,光面爆破法开挖,锚喷网支护。超前帷幕注浆及开挖后径向注浆等措施。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Ⅳ、Ⅴ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类法施工。预报的方法:全隧应采用地质调查法为基础,综合物探及钻孔为主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施工工序】隧道由4个隧道施工队施工完成施工任务。进洞施工先后顺序为:隧道2#横洞→XX隧道1#横洞→出口→进口。横洞工点掘进至横洞底部后,分别向进口、出口、平导三个方向平行施工。作业面施工顺序:施工准备→边仰坡开挖→洞口预加固处理或超前支护→洞身开挖→初期支护→仰拱及填充→系统防排水→拱墙衬砌→沟槽及其他附属工程……共计103页,

CRD法开挖断面

隧道各作业面施工进度指标表

超前注浆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相关下载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