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详情
   
   
    - 
     1、编制依据 3
    
 
    - 
     2、编制原则 3
    
 
    - 
     3、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3
    
 
    - 
     3.1工程概述 3
    
 
    - 
     3.2 工程地质资料 3
    
 
    - 
     3.2.1 地质条件 3
    
 
    - 
     3.2.2 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 4
    
 
    - 
     3.2.3 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 4
    
 
    - 
     3.2.4 地震资料及最大冻结深度 4
    
 
    - 
     3.2.5 遗留钻孔位置 4
    
 
    - 
     3.2.6 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 4
    
 
    - 
     3.3 施工组织机构 5
    
 
    - 
     3.4 总体施工方案及组织措施 5
    
 
    - 
     3.4.1 施工组织安排 5
    
 
    - 
     3.4.2主要施工方案 7
    
 
    - 
     4、施工进度安排 7
    
 
    - 
     4.1 开、竣工日期 7
    
 
    - 
     4.2 施工
     
      进度计划
     
     安排依据及原则 7
    
 
    - 
     4.2.1 施工进度安排依据 7
    
 
    - 
     4.3 总体工期安排 7
    
 
    - 
     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8
    
 
    - 
     5.1 施工方案 8
    
 
    - 
     5.2 挖井基础施工 8
    
 
    - 
     5.3 墩台身施工 9
    
 
    - 
     5.3.1 墩身施工 9
    
 
    - 
     5.3.2 桥台施工 11
    
 
    - 
     5.4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2
    
 
    - 
     5.4.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措施 12
    
 
    - 
     5.4.2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2
    
 
    - 
     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测量设备配备 15
    
 
    - 
     7.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16
    
 
    - 
     7.1 工期目标 16
    
 
    - 
     7.2 工期管理组织机构 16
    
 
    - 
     7.3 工期保证措施 16
    
 
    - 
     7.3.1 工程施工进度保证综合措施 17
    
 
    - 
     7.3.2 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施动态管理促进工期的措施 17
    
 
    - 
     7.3.3 科学组织,加强协作 18
    
 
    - 
     7.3.4 做好人员培训,保障施工生产 18
    
 
    - 
     7.3.5 搞好对外关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18
    
 
    - 
     7.3.6 全方位做好施工机械设备保障 18
    
 
    - 
     7.3.7 确保物资供应 19
    
 
    - 
     8.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各项目标及保证措施 19
    
 
    - 
     8.1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9
    
 
    - 
     8.1.1总体质量目标 19
    
 
    - 
     8.1.2 质量保证措施 19
    
 
    - 
     8.2安全目标、保证体系及措施 24
    
 
    - 
     8.2.1 安全目标 24
    
 
    - 
     8.2.2 安全施工保证体系 24
    
 
    - 
     8.2.3 安全保证措施 24
    
 
    - 
     8.3 文明施工 25
    
 
    - 
     8.3.1 文明施工总目标 25
    
 
    - 
     8.3.2 施工现场管理 25
    
 
    - 
     8.3.3 施工营地绿化 27
    
 
    - 
     8.4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 27
    
 
    - 
     8.4.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27
    
 
    - 
     8.4.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27
    
 
    - 
     8.4.3 临时工程的使用与恢复 29
    
 
    - 
     8.5 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 29
    
 
    - 
     8.5.1 工作目标 29
    
 
    - 
     8.5.2 劳动保护措施 29
    
 
    - 
     8.5.3 健康保护措施 30
    
 
    - 
     9.暴雨及坍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30
    
 
    - 
     9.1、暴雨及坍塌突发事故应急工作原则: 30
    
 
    - 
     9.2暴雨及坍塌突发事故应急期间组织机构 31
    
 
    - 
     9.3突发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岗位职责 31
    
 
    - 
     9.4针对暴雨及坍塌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 32
    
 
    - 
     9.5暴雨及坍塌突发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33
    
 
    - 
     9.6应急设备清单 33
    
 
    - 
     9.7周边可利用资源 34
    
 
   
   
  
   
    附件详情
   
   
    桥梁全长107.92米,孔跨布置为4×24米双线
    
     简支T梁
    
    。
    
    桥梁基础采用挖井基础,最高墩高11.5米。在1号2号墩之间跨越立交原有大水泉乡黄土梁村村道。桥台采用T型桥台,墩身采用圆端形实体墩。桥台及梁上均双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步板及栏杆,每个桥墩两侧均设置避车台。
    
    挖井基础施工时,首先将基础顶面以上的土石方挖除并整平,然后将基础深度1米范围内的土石方挖除,待断面满足设计尺寸时开始施工锁口部分混凝土,厚度采用25cm的C30钢筋混凝土,并且需高出基顶面不小于20cm,以防地表水及坑外物体落入坑内,锁口部分钢筋采用双层布设。
    
    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施工缺陷预防措施
    
    宏观缺陷控制:
    
    由于混凝土构件的宏观缺陷(如裂缝、蜂窝)等的存在将大大削弱混凝土钢筋的保护能力,从而缩短整个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也会结构工作时间内维护带来困难,严格控制混凝土构件的宏观缺陷。
    
    严格砂、石材料含泥量的控制指标。
    
    工程用混凝土全部采用泵送,严格控制碎石级配。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严把振捣关,确保混凝土密实。
    
    加强养护,确保混凝土养护质量。
    
    
    开工日期:3月20日;
    
    竣工日期:5月30日。
    
    总工期:70天;满足招标文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