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预应力混凝土桥施工组织设计(2011年投标).doc,平面布置图,构造图

附件详情

  • 第一章 整体方案综合说明
  • 1.1该项目管理目标
  • 1.1.1工期计划及目标
  • 1.1.2工程质量目标
  • 1.1.3安全生产目标
  • 1.1.4文明施工目标
  • 1.1.5环境保护目标
  • 1.1.6协调目标
  • 1.1.7内业管理目标
  • 1.2对招标文件的响应
  • 1.3编制依据
  • 1.3.1招标文件及相关资料
  • 1.3.2采用规范、规程、标准及说明
  • 1.3.3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
  • 1.4编制原则
  • 1.4.1确保工期的原则
  • 1.4.2过程精品的原则
  • 1.4.3安全第一的原则
  • 1.4.4方案优化的原则
  • 1.4.5科学配置的原则
  • 1.4.6合理布局的原则
  • 1.5效力顺序
  • 第二章 项目概要
  • 2.1工程位置及规模
  • 2.2设计概况
  • 2.2.1设计标准
  • 2.2.2主要材料
  • 2.2.3设计要求
  • 2.3施工要点
  • 2.3.1主桥
  • 2.3.2引桥
  • 2.3.3桥面系
  • 2.3.4下部构造
  • 2.4主要工程数量
  • 2.5工程重点及难点
  • 2.5.1主桥跨越既有线路
  • 2.5.2预制空心板数量多
  • 2.5.3线路长,施工作业面分散
  • 第三章 施工部署
  • 3.1施工部署原则
  • 3.2施工组织管理
  • 3.2.1成立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的原则
  • 3.2.2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
  • 3.2.3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的运行
  • 3.2.4现场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
  • 3.2.5主要岗位职责
  • 3.2.6公司授权
  • 3.2.7主要管理制度
  • 3.3施工区段划分
  • 3.4具体施工安排
  • 3.4.1土方施工
  • 3.4.2桩基施工
  • 3.4.3现浇结构施工
  • 3.4.4预制、吊装施工
  • 3.4.5附属工程施工
  • 3.5总体工期计划及安排
  • 3.5.1总体工期计划
  • 3.5.2阶段性工期安排
  • 3.6资金使用计划
  • 3.7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及供应方案
  • 3.8现场试验设备、仪器及检测设备供应计划
  • 3.9总承包管理
  • 3.9.1分包单位的确定
  • 3.9.2总承包单位的职责
  • 3.9.3分包单位的职责
  • 3.9.4总承包与分包单位的主要工作关系
  • 3.9.5内部关系处理
  • 3.9.6与业主关系原则及管理程序
  • 3.9.7与设计关系原则及管理程序
  • 3.9.8与监理关系原则及管理程序
  • 3.9.9与政府管理及监督部门关系
  • 第四章 施工准备
  • 4.1施工现场准备
  • 4.2技术准备
  • 4.3劳动力准备
  • 4.4物资准备
  • 4.5设备准备
  • 4.6生产准备
  • 4.7建立测量控制系统
  • 4.8建立质量检测系统
  • 4.9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 第五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
  • 5.1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
  • 5.2临时道路设置
  • 5.3围墙及大门
  • 5.3.1施工围挡
  • 5.3.2施工大门
  • 5.4临时设施搭建
  • 5.4.1项目部、监理办公室、试验室和作业队驻地建设
  • 5.4.2料场和机械设备停放场
  • 5.4.3先张法空心板预制场
  • 第六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 6.1施工测量
  • 6.1.1测量依据
  • 6.1.2测量准备工作
  • 6.1.3控制测量
  • 6.1.4施工测量
  • 6.1.5测量要求
  • 6.1.6安全措施
  • 6.2基础施工
  • 6.3下部结构施工
  • 6.3.1引桥墩台施工
  • 6.3.2主桥墩台施工
  • 6.4上部结构施工
  • 6.4.1主桥现浇箱梁施工
  • 6.4.2引桥预应力空心板施工
  • 6.4.3空心板梁安装施工
  • 6.4.4桥面铺装
  • 6.4.5伸缩缝施工
  • 6.4.6泄水管的安装
  • 6.5附属工程
  • 6.5.1防撞护栏施工
  • 6.5.2锥体护坡
  • 6.5.3台背回填
  • 6.5.4搭板施工
  • 6.6桥面车行道施工
  • 第七章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
  • 7.1科技推广
  • 7.2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
  • 第八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水电用量计划
  • 8.1劳动力安排计划
  • 8.2用电量计划
  • 8.2.1主要用电设备参数
  • 8.2.2总用电量计算
  • 8.2.3电源选择
  • 8.2.4确定配电导线截面积
  • 8.2.5临电布置
  • 8.2.6安全用电措施
  • 8.2.7临时用电防火措施
  • 8.3用水量计划
  • 8.3.1用水量计算
  • 8.3.2临时排水及防洪
  • 第九章 拟投入的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
  • 第十章 质量保证措施
  • 10.1质量管理体系
  • 10.1.1质量目标
  • 10.1.2创精品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 10.2质量保证措施
  • 10.2.1质量保证基本要求
  • 10.2.2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 10.2.3质量保证过程控制措施
  • 10.2.4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 10.2.5主要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 10.3现场质量管理控制流程
  • 10.3.1施工过程管理流程控制
  • 10.3.2检验与试验工作流程
  • 10.3.3施工设备的检验、测量和试验流程
  • 10.3.4施工过程纠正和预防工作流程控制
  • 10.3.5现场施工资料管理流程控制
  • 10.3.6施工过程不合格产品管理的流程控制
  • 10.3.7 施工过程中质量工作记录流程控制
  • 10.3.8工程施工中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工作流程控制
  • 10.4保修与服务
  • 10.4.1服务宗旨
  • 10.4.2售后服务管理
  • 10.4.3售后服务
  • 10.5成品保护措施
  • 10.5.1成品保护组织措施
  • 10.5.2成品保护措施
  • 10.5.3成品保护技术措施
  • 第十一章 工期保证措施
  • 11.1施工组织保证
  • 11.2 施工过程中的组织保证
  • 11.2.1 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期计划及资源配置
  • 11.2.2 强化业务系统职责,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 11.2.3 严格执行工地会议制度
  • 11.2.4 强化督促检查
  • 11.3施工技术保证
  • 11.3.1合理划分流水组织施工
  • 11.3.2采取有效的雨施措施
  • 11.3.3设计变更的管理
  • 11.3.4成立技术攻关小组
  • 11.3.5避免窝工和返工
  • 11.3.6配备相应的后备施工机械,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 11.3.7杜绝停工待料现象
  • 11.3.8强化成品保护措施
  • 11.3.9奖罚严明,激发热情
  • 11.3.10关心员工生活,争取满员施工
  • 11.4施工计划保证
  • 11.4.1工程进度计划
  • 11.4.2物资采购计划
  • 11.4.3资金使用计划
  • 11.4.4计划实施中的监测与调整
  • 11.5工期追补措施
  • 11.5.1实行工期信息化动态管理
  • 11.5.2充分挖掘内在潜力,优化施工方案
  • 11.5.3合理加大资源投入,缩短作业循环时间
  • 11.5.4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期追补顺利实施
  • 11.5.5关键工序工期保证措施
  • 11.5.6节假日施工保证措施
  • 11.5.7 优化方案、合理组织
  • 11.6解决扰民问题的措施
  • 11.6.1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 11.6.2加强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
  • 11.6.3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相互干扰
  • 11.6.4加强现场管理,减少噪音污染
  • 11.6.5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减少夜间施工
  • 11.6.6加强场区洒水覆盖,减少扬尘
  • 11.6.7做好交通导行工作,派专人负责
  • 第十二章 安全与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12.1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 12.1.1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 12.1.2安全保障措施
  • 12.1.3安全纪律
  • 12.1.4安全管理制度
  • 12.1.5安全教育
  • 12.1.6安全技术措施
  • 12.2施工现场防控传染病措施
  • 12.2.1组织保障体系的建立
  • 12.2.2具体防控措施
  • 12.2.3对工地实行封闭管理,减少交叉感染
  • 12.2.4改善工人生活、居住条件
  • 12.2.5设立独立的隔离室
  • 12.2.6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加强食堂管理
  • 12.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12.3.1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 12.3.2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 12.4确保消防保卫工作的技术组织措施
  • 12.4.1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 12.4.2消防保证措施
  • 12.4.3现场安全保卫
  • 12.4.4加强保卫、和谐外协措施
  • 12.4.5与社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
  • 第十三章 保证工人工资按时发放的承诺
  • 第十四章 夜间和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 14.1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 14.1.1雨期施工准备及要求
  • 14.1.2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 14.2冬期施工措施
  • 14.2.1冬施现场准备
  • 14.2.2设备、物资供应
  • 14.2.3混凝土工程冬施要点
  • 14.2.4冬施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 14.2.5冬期施工安全要求
  • 14.2.6冬期施工防火要求
  • 14.3夜间施工
  • 第十五章 保证农忙季节、节假日连续施工不停工的措施
  •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 16.1环境保护指标和目标
  • 16.2环境保护体系
  • 16.3环境保护职责
  • 16.3.1项目经理环境保护职责
  • 16.3.2 项目总工环境保护职责
  • 16.3.3 项目副经理环境保护职责
  • 16.3.4 物设部环境保护职责
  • 16.3.5 技术质量部环境保护职责
  • 16.3.6 施工管理部环境保护职责
  • 16.3.7施工队负责人环境保护职责
  • 16.4实施保证
  • 16.4.1编制详细的环境管理方案
  • 16.4.2培训和教育
  • 16.4.3环保因素
  • 16.4.4 奖励和考核
  • 16.5环境保护措施
  • 16.5.1自然环境保护
  • 16.5.2空气环境保护
  • 16.5.3施工噪音控制
  • 16.5.4施工、生活污水处理
  • 16.5.5施工及生活垃圾处理
  • 16.5.6道路遗撒
  • 16.5.7环境绿化
  • 16.5.8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和浪费
  • 16.6环境保护的应急措施
  • 16.7对分包方的管理措施
  • 第十七章 总包与雇主和监理等的协调配合措施
  • 17.1与业主、监理、设计及相关单位的配合措施
  • 17.1.1与业主单位的协调配合措施
  • 17.1.2与监理单位的协调配合措施
  • 17.1.3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措施
  • 17.1.4设计变更的管理
  • 17.1.5与其他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措施
  • 17.2分包管理措施
  • 17.2.1分包商及主要材料供应商的选定
  • 17.2.2对分包商的管理措施
  • 17.2.3对主要材料供应商的管理措施
  • 第十八章 降低成本措施
  • 18.1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加工程收入
  • 18.2制订合理的 施工组织设计
  • 18.3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 18.4加强劳动工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 18.5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使用率
  • 18.6加强材料管理节约材料费用
  • 18.7加强费用管理降低间接成本
  • 18.8采用新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 第十九章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19.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常性预防措施
  • 19.1.1建立组织机构
  • 19.1.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 19.1.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9.1.4建立各种保证措施
  • 19.2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9.3物体打击事故救援预案
  • 19.3.1安全预防措施
  • 19.3.2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
  • 19.4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9.5火灾伤害应急预案
  • 第二十章 资料信息管理措施
  • 20.1资料管理
  • 20.1.1拟编制数量
  • 20.1.2标准
  • 20.1.3资料收集整理要求和保证措施
  • 20.2信息管理
  • 第二十一章 廉政建设措施
  • 21.1设立本项目的廉政监督办公室
  • 21.2制定本项目的廉政建设实施细则
  • 21.3参施人员行为规范
  • 第二十二章 附表及附图
  • 22.1附表
  • 22.1.1附表1:项目经理部试验检测设备一览表
  • 22.1.2附表2:临时用地表
  • 22.1.3附表3:劳动力计划表
  • 22.1.4附表4:拟投入本合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 22.2附图
  • 22.2.1附图1:进度计划横道图
  • 22.2.2附图2:进度计划网络图
  • 22.2.3附图3:施工总 平面布置图

附件详情

本施组为拟新建XX路大桥及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全长608.58m,主桥采用34.7+54+34.7m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引桥采用20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面连续)。 在认真、全面、系统地阅读并领会招标文件的基础上,在认真采集信息和收集编标资料的基础上,在认真的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分析了本标段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如地理位置特殊,对施工单位在文明施工及工程质量、工期要求较高;地质条件复杂;合理布置各期围挡及场地布置;临近建筑物的保护;现场的组织协调等均列为该项目的特点、重点、难点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在全面结合我们既有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忠实于业主、服务于业主的宗旨编写了本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方案包括施工测量方案、大桥基础施工方案、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方案、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各分部方案中包括该项目涉及的各个分项施工方案。 上部构造 本桥第五联为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变截面直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跨径组成为34.7+54+34.7m。
箱梁采用双箱双室,左右幅箱梁采用顶板铰接的方式连接,箱梁顶管14.0m,箱梁墩顶段高度3.40,通过腹板调整桥面横坡,底板水平设置,箱梁跨中段高度1.8m,底板厚度由跨中的0.25m变化至墩顶附近的0.55m箱梁梁高及底板厚度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详细参数见箱梁一般构造图,腹板厚度由跨中的46cm变化至根部的70cm,端横梁宽度1.8m,中横梁宽度2.4m,悬臂长度2.5m,悬臂板端部厚0.23m,根部厚0.55m,顶板厚0.28,典型横断面如下图所示:
箱梁上部结构按平面杆系假定,采用桥梁综合程序进行结构内内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边疆箱梁按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下部构造
主桥的主墩采用矩形双柱柱式墩,截面宽度为2.2×2.2m,承台高度为2.2m,一个承台下采用2×4根1.5的群桩嵌岩桩基础,过渡墩采用盖梁加矩形柱加群桩嵌岩桩基础的建筑设计结构形式。
......
,附投标说明,178页10万余字

图3

图4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