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详情
   
   
    - 
     目 录
    
- 
    
- 
     1. 编制序言
    
- 
     1.1. 编制依据
    
- 
     1.2. 编制原则
    
- 
     1.3. 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
    
- 
     2. 项目概要
    
- 
     2.1. 工程简介
    
- 
     2.2. 工程整体布局
    
- 
     2.3. 地质、地貌特征
    
- 
     2.4. 结构特点
    
- 
     2.5. 建筑特点
    
- 
     2.6. 基础特点
    
- 
     2.7. 工程建设特点
    
- 
     2.8. 工程施工条件
    
- 
     3. 施工准备
    
- 
     3.1. 施工准备计划表
    
- 
     3.2. 组织准备
    
- 
     3.3. 施工技术准备
    
- 
     3.4. 施工生产准备
    
- 
     3.5.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具
    
- 
     3.6. 生产性周材准备
    
- 
     4. 施工布置与统筹
    
- 
     4.1. 施工指导方针及组织管理
    
- 
     4.2. 平面施工区段划分
    
- 
     4.3. 施工顺序
    
- 
     5. 施工总平面布置
    
- 
     5.1. 布置原则
    
- 
     5.2. 施工道路的设置
    
- 
     5.3. 生产污水的排放
    
- 
     5.4. 临时设施的布置
    
- 
     5.5. 生产性水电管网布置
    
- 
     5.6. 施工机具的布置
    
- 
     5.7. 施工用材堆场的布置
    
- 
     6. 施工总进度计划
    
- 
     6.1. 工期目标
    
- 
     6.2. 施工过程的关键线路
    
- 
     6.3. 节点工期控制
    
- 
     6.4. 工期保证措施
    
- 
     6.5. 工期发生延误时的补救措施
    
- 
     7. 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 
     7.1. 测量控制
    
- 
     7.2. 主体钢筋砼框架及筒体结构工程施工
    
- 
     7.3. 砌体工程及粗装修
    
- 
     7.4. 点式玻璃幕墙及金色大型铝板的施工方法
    
- 
     8.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 
     8.1. 相邻建筑物的保护及加固
    
- 
     8.2. 施工废水的排放
    
- 
     8.3. 噪声污染的控制
    
- 
     8.4. 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网的保护措施
    
- 
     8.5. 季节性施工措施
    
- 
     9. 新技术、新工艺在该项目的应用
    
- 
     9.1. 粗钢筋连接方法
    
- 
     9.2. 砼施工工艺
    
- 
     9.3. 预埋件的固定
    
- 
     9.4. 工程项目管理智能化的应用
    
- 
     10. 质量保证措施
    
- 
     10.1. 质量保证体系
    
- 
     10.2. 质量管理点的控制
    
- 
     10.3. 质量保证硬件措施
    
- 
     11.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 
     11.1. 方针目标
    
- 
     11.2. 安全保证体系
    
- 
     11.3. 安全控制点
    
- 
     11.4. 文明施工措施
    
- 
     12. 工期保证措施
    
- 
     12.1. 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 
     12.2. 技术保证措施
    
- 
     12.3. 合同保证措施
    
- 
     12.4. 经济保证措施
    
- 
     12.5. 工期优化方案
    
- 
     13. 季节施工措施
    
- 
     13.1. 雨季施工措施
    
- 
     13.2. 高温季节
    
- 
     13.3. 农忙季节及节假日
    
- 
     13.4. 冬季施工
    
- 
     14. 施工过程的协调与管理
    
- 
     14.1. 施工项目内部的协调关系
    
- 
     14.2. 施工项目近外层关系和远外层关系的协调
    
- 
     14.3. 远外层关系的协调
    
 
  
   
    附件详情
   
   
    投稿人介绍:本稿内容为毕业设计作品,内容包括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及与设计图对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横道图进度计划、网络计划、施工现场总
    
     平面布置图
    
    。本稿作者对
    
     建筑施工
    
    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见解,通过本稿可以清晰的认知从设计图纸到组织施工的详细过程,通过横道图与网络图的对比可以更加深刻认识到各自的优缺点、画法及时间参数的计算,
    
     施工组织设计
    
    阐述了从施工准备开始到工程交工验收等详细的流程,是一片实战性很强的文章。
    
    ……
    
    7.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7.1.测量控制
    
    7.1.2全站仪测量技术
    
    全站仪是电子经纬仪加装光电测距头子和微电脑组成,一般与反光棱镜组配套使用,能一次性测定平面坐标和高程值,并可存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运算、传送、显示,工程上以短程全站仪最为常见。我公司将用70pcon311s全站仪进行主控制点测设,其测距精度≤2mm±2ppm,测角精度≤2″。
    
    7.1.3测量工具及精度
    
    我司将委派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放线熟练工4人,负责该栋建筑整个施工放样工作,并配下列较新式测量工具,确保轴线、标高准确无误,并对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
    
    ……
    
    7.3. 主体钢筋砼框架结构工程施工
    
    该项目设计为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结构部分的施工是工程的关键重要部位,搞好框架结构部分的施工是该项目的重点,该项目施工采用组合钢模板体系施工,楼面模板用12mm厚优质竹胶板,支撑采用钢管支架体系施工。
    
    7.3.1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测量分墨弹线→检查校核→搭钢管支承架→柱钢筋→柱支模→校正固定→检查验收→浇柱墙砼→拆模→养护→安梁底板→扎梁钢筋→支梁侧模、搭楼板支承架→安装楼板模板→扎楼板钢筋→检查验收浇筑板砼→养护→转下层施工
    
    ……
    
    共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