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详情
   
   
    - 
     1 编制依据和原则1
    
 
    - 
     1.1 编制依据1
    
 
    - 
     1.2 编制原则1
    
 
    - 
     2 项目概要及主要工程数量1
    
 
    - 
     2.1 项目概要2
    
 
    - 
     2.2 主要工程数量3
    
 
    - 
     2.3 工程特点6
    
 
    - 
     2.4 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6
    
 
    - 
     3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9
    
 
    - 
     3.1 自然特征9
    
 
    - 
     3.2 沿线交通运输情况12
    
 
    - 
     3.3 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12
    
 
    - 
     3.4 水、电、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13
    
 
    - 
     4.总体施工组织安排13
    
 
    - 
     4.1建设总体目标(安全、质量、工期、环保等)13
    
 
    - 
     4.2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14
    
 
    - 
     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15
    
 
    - 
     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16
    
 
    - 
     4.5分项工程施工
     
      进度计划
     
     17
    
 
    - 
     4.6工程接口及配合19
    
 
    - 
     4.7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总体形象进度图、横道图、网络图21
    
 
    - 
     5.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21
    
 
    - 
     5.1大型临时工程21
    
 
    - 
     6.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包括高风险工程)施工方案22
    
 
    - 
     6.1控制性工程-新民隧道22
    
 
    - 
     6.2控制工程-临沧车站工程35
    
 
    - 
     6.3重点难点工程-大村隧道39
    
 
    - 
     7.施工方案49
    
 
    - 
     7.1施工准备49
    
 
    - 
     7.2路基工程50
    
 
    - 
     7.3桥涵工程116
    
 
    - 
     7.4 隧道工程151
    
 
    - 
     7.5轨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212
    
 
    - 
     7.6 站场建筑及附属工程总体施工方案222
    
 
    - 
     8.资源配置方案224
    
 
    - 
     8.1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224
    
 
    - 
     8.2分年度主要材料设备计划225
    
 
    - 
     8.3关键施工装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234
    
 
    - 
     8.4劳动力计划234
    
 
    - 
     8.5资金使用计划236
    
 
    - 
     9.管理措施237
    
 
    - 
     9.1标准化管理237
    
 
    - 
     9.2质量管理措施237
    
 
    - 
     9.3 安全管理措施267
    
 
    - 
     9.5 工期控制措施305
    
 
    - 
     9.6 投资控制措施306
    
 
    - 
     9.7 环境保护措施312
    
 
    - 
     9.8 水土保持措施323
    
 
    - 
     9.9 文物保护措施325
    
 
    - 
     9.10 文明施工措施326
    
 
    - 
     9.11 节约用地措施330
    
 
    - 
     9.12 冬期施工措施332
    
 
    - 
     9.13 夏期施工措施335
    
 
    - 
     9.14 雨季施工措施336
    
 
    - 
     9.15 路基、桥梁、隧道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338
    
 
    - 
     9.16 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341
    
 
    - 
     9.17 信息化管理351
    
 
    - 
     10 引用的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351
    
 
    - 
     10.1设计文件351
    
 
    - 
     10.2施工规范352
    
 
    - 
     11.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及建议355
    
 
    - 
     11.1隧道进口、出口车站断面二衬台车研究355
    
 
   
   
  
   
    附件详情
   
   
    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单线。限制坡度:12‰(加力坡2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2000m,困难地段1600m。机车类型:客车HXD3D,货机HXD2。牵引种类:电力。牵引质量:3000 吨。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预留850m。铁路线路长33.999公里。共设有隧道8.5座共长28.012km、桥梁14座共长2.3822km、路基长3.6048km。标段铁路沿线山峦纵横,地形险峻,高山、峡谷交错分布。交通不便,建筑材料组织难度大。桥隧比例高,桥隧相连,施工组织难度大。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站场、房屋、四电等专业的接口多。短路基多,过渡段复杂。路堑高边坡工点4处,最高边坡达52米,超过20米的高填方路堤工点有4处,最高边坡达45米。车站进洞,衬砌断面变化多,隧道施工组织难度大,隧道洞身最大埋深580m,最小埋深50m,岩体极破碎、极软弱或富水,存在高地应力、高地温、放射性、有害气体、塌方等初始风险。
    
    12月28日开始施工,7月28日完工。
    
    ……
    
    施工对策:隧道排水采用超前钻孔排导或超前注浆堵水加固。岩爆地段开挖后,应及时挂网喷锚支护。断层破碎软弱富水带,可采取超前大管棚注浆预支护。采用台阶法或CRd法。路基采用复合地基处理,采用CFG桩、水泥搅拌桩、强夯碎石墩加固。桥梁连续梁采用挂蓝节段悬浇,钻孔灌注桩基础。无砟轨道铺设综合指标为200单线m/d。
    
    ……
    
    施工组织:按项目法组建
    
     项目经理
    
    部,下设八个部室、10个专业架子队。总体施工流程:施工准备→隧、路、桥等线下工程施工→隧道沉降评估、CPⅢ测设→隧道无砟道床施工→配合铺轨架梁、精调→静态验收→安全评估→试运行。
    
    ……
    
    共计371页,
    
    
    
   
   
   
   
    
     湿式喷射混凝土作业程序示意图
    
    
     三台阶法开挖顺序图
    
    
     全断面法开挖程序及步骤图
    
    
     承台施工方法
    
    
     石质路堑爆破网路设计示意图
    
    
     路堑全~弱风化层基岩开挖示意图
    
    
     旋喷桩施工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