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矿山法区间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96页含竖井通道).doc,平面布置图,构造图

附件详情

  • 1 编制依据及说明- 1 -
  • 1.1 编制目的- 1 -
  • 1.2 编制依据- 1 -
  • 1.3 编制范围- 2 -
  • 2 项目概要- 2 -
  • 2.1 区间项目概要- 2 -
  • 2.2 地质条件- 4 -
  • 2.2.1地形、地貌- 4 -
  • 2.2.2 地层岩性- 5 -
  • 2.3 水文条件- 10 -
  • 2.4 周边环境、管线、交通情况- 10 -
  • 2.5 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1 -
  • 2.5.1施工重点及控制要点- 11 -
  • 2.5.2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 12 -
  • 3 施工总体部署- 14 -
  • 3.1 施工区段划分及总体方案- 14 -
  • 3.1.1施工区段及施工任务划分- 14 -
  • 3.1.2 施工进度计划- 15 -
  • 3.1.3 工期保证措施- 19 -
  • 3.2 施工管理目标- 20 -
  • 3.3 组织机构- 20 -
  • 3.4 资源配置- 21 -
  • 3.4.1劳力计划- 21 -
  • 3.4.2主要机械设备及机具配置- 23 -
  • 3.4.3物资供应计划- 26 -
  • 3.5主要临时工程安排- 28 -
  • 3.5.1 施工场地总体平面布置- 28 -
  • 3.5.2 竖井内平面布置- 30 -
  • 3.5.4 洞内管线布置- 31 -
  • 3.6 竖井提升系统- 41 -
  • 3.6.1提升系统的选择- 41 -
  • 3.6.2自卸桥式起重机的主要结构- 42 -
  • 3.6.3自卸桥式起重机提升能力的验算- 43 -
  • 3.6.4自卸桥式起重机结构检算- 44 -
  • 3.6.5立柱验算- 50 -
  • 3.6.6柱间支撑验算- 52 -
  • 3.6.7焊接牛腿连接验算- 52 -
  • 3.6.9基础建筑设计结构形式- 55 -
  • 3.6.10自卸桥式起重机的加工与安装- 56 -
  • 3.6.11自卸桥式起重机提升系统加工安装及操作使用的安全要求- 68 -
  • 3.6.12自卸桥式起重机的使用与管理- 78 -
  • 4 总体施工方案- 80 -
  • 4.1总体施工组织- 80 -
  • 4.1.1 总体安排说明- 80 -
  • 4.1.2 总体施工安排- 80 -
  • 4.1.3 总体施工安排及顺序- 81 -
  • 4.1.4 开挖- 81 -
  • 4.1.5 运输组织- 81 -
  • 4.1.6 通风- 82 -
  • 4.1.7 供水供电- 82 -
  • 4.1.8 衬砌- 82 -
  • 4.1.9 物资、设备垂直运输及人员上下- 82 -
  • 4.1.10 隧道开挖时洞内排水- 82 -
  • 4.2 竖井施工工序- 83 -
  • 4.2.1施工竖井施工步骤- 83 -
  • 4.2.3竖井转横通道施工- 84 -
  • 4.3 横通道施工工序- 85 -
  • 4.3.1 横通道施工步骤- 85 -
  • 4.3.2 横通道转正洞施工- 86 -
  • 4.4 隧道施工工序- 87 -
  • 5 施工工艺及方法- 88 -
  • 5.1 旋喷桩施工- 88 -
  • 5.1.1施工工艺流程- 88 -
  • 5.1.2施工方法- 89 -
  • 5.1.3 旋喷桩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90 -
  • 5.1.4 旋喷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1 -
  • 5.2 超前小导管施工- 92 -
  • 5.2.1工艺流程- 93 -
  • 5.2.2施工方法- 93 -
  • 5.3 注浆锚管施工- 95 -
  • 5.4 砂浆锚杆施工- 96 -
  • 5.4.1 工艺流程- 96 -
  • 5.4.2施工方法- 97 -
  • 5.5 全断面注浆施工- 98 -
  • 5.5.1 设计参数- 98 -
  • 5.5.2 工艺流程- 98 -
  • 5.5.3 施工方法- 99 -
  • 5.5.4施工注意事项- 102 -
  • 5.6 台阶法施工- 102 -
  • 5.6.1 施工顺序- 102 -
  • 5.6.2 上台阶开挖及支护- 103 -
  • 5.6.3 下台阶开挖及支护- 104 -
  • 5.7 人防段CD法施工- 105 -
  • 5.7.1 施工分部及施工顺序- 105 -
  • 5.7.2 CD法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07 -
  • 5.7.3 “CD法”与“全断面法”及“短台阶法”转换- 107 -
  • 5.7.3 人防段衬砌方法- 109 -
  • 5.8 全断面钻爆法施工- 110 -
  • 5.8.1 爆破施工方案- 111 -
  • 5.8.2 爆破器材- 111 -
  • 5.8.3 爆破设计参数选择与计算- 111 -
  • 5.8.4 钻爆作业- 115 -
  • 5.8.5 施工工艺要点- 116 -
  • 5.9 钢架制作、安装- 118 -
  • 5.9.1格栅钢架工艺流程- 118 -
  • 5.10 喷射混凝土施工- 122 -
  • 5.10.1喷射混凝土参考设计- 122 -
  • 5.10.2工艺流程- 122 -
  • 5.10.3施工方法- 123 -
  • 5.10.4潮喷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24 -
  • 5.11 防水施工- 124 -
  • 5.11.1 防水原则、标准及技术措施- 124 -
  • 5.11.2 防水施工方案- 125 -
  • 5.11.3隧道防水结构作业施工流程- 127 -
  • 5.11.4 注浆防水- 128 -
  • 5.11.5基面处理- 129 -
  • 5.11.6防水层铺设- 129 -
  • 5.11.7防水层的保护- 130 -
  • 5.11.8分区防水- 131 -
  • 5.11.9 结构自防水- 131 -
  • 5.11.10特殊部位防水施工- 131 -
  • 5.12 二衬结构施工- 134 -
  • 5.12.1 钢筋工程- 134 -
  • 5.12.2 混凝土工程 - 136 -
  • 6 建(构)筑物保护、管线保护- 141 -
  • 6.1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141 -
  • 6.1.1保护加固措施- 141 -
  • 6.1.2施工预测- 142 -
  • 6.1.3建筑物的调查和保护措施- 144 -
  • 6.2开挖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安全保证措施- 146 -
  • 7 施工测量、试验- 147 -
  • 7.1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47 -
  • 7.2施工测量设计- 147 -
  • 7.3地面方位控制测量- 148 -
  • 7.4地面工程控制测量- 148 -
  • 7.5竖井联系测量- 148 -
  • 7.5.1测近测量- 148 -
  • 7.5.2地下定向- 148 -
  • 7.5.3 高程传递- 149 -
  • 7.6 洞内控制测量- 150 -
  • 7.6.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150 -
  • 7.6.2 洞内高程测量- 150 -
  • 7.7洞内细部测量- 151 -
  • 7.8贯通测量- 151 -
  • 7.8.1平面贯通测量- 151 -
  • 7.8.2地下控制网平差和中线调整- 152 -
  • 7.9 测量复核管理- 152 -
  • 7.10 安全注意事项- 152 -
  • 7.11试验- 152 -
  • 8 监控量测- 153 -
  • 8.1监测目的- 153 -
  • 8.2 重点监测地段及主要监测项目- 153 -
  • 8.2.1重点监测地段- 153 -
  • 8.2.2 主要监测项目- 153 -
  • 8.3 监控量测管理- 154 -
  • 8.4 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测点布置- 155 -
  • 8.4.1监测内容及警戒值- 155 -
  • 8.4.2 测点布置- 158 -
  • 8.5 监测数据的处理- 159 -
  • 8.6监控量测工作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 159 -
  • 9 质量保证措施- 160 -
  • 9.1洞门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60 -
  • 9.2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60 -
  • 9.2.1隐蔽工程项目验收程序- 160 -
  • 9.2.2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1 -
  • 9.2.3防排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5 -
  • 9.3检测和试验手段、措施- 165 -
  • 9.3.1主要检测试验项目及手段- 165 -
  • 9.3.2主要检测试验措施- 166 -
  • 9.4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67 -
  • 9.4.1技术管理体系- 167 -
  • 9.4.2成立专家顾问组- 168 -
  • 9.4.3制订技术管理办法和制度- 168 -
  • 9.4.4图纸审查- 168 -
  • 9.4.5编写 施工组织设计 - 168 -
  • 9.4.6技术交底制度- 168 -
  • 9.4.7工程检查制度- 169 -
  • 9.4.8设计变更- 169 -
  • 9.4.9试验管理- 169 -
  • 9.4.10测量管理- 169 -
  • 9.4.11内业管理- 170 -
  • 10 安全保证措施- 170 -
  • 10.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70 -
  • 10.2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 170 -
  • 10.3施工安全防范要点- 171 -
  • 10.4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72 -
  • 10.4.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172 -
  • 10.4.2建立检查制度- 172 -
  • 10.4.3现场安全施工措施- 172 -
  • 10.4.4起吊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75 -
  • 10.4.5爆破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75 -
  • 10.4.6防隧道坍塌安全措施- 176 -
  • 10.4.7作业面有毒气体防治措施- 177 -
  • 10.4.8地质超前预报- 179 -
  • 10.5 治安与防火措施- 180 -
  • 10.5.1治安与防火目标- 180 -
  • 10.5.2治安与防火管理措施- 180 -
  • 10.6 防汛防台风及雨季施工措施- 181 -
  • 10.6.1防汛防台风施工措施- 181 -
  • 10.6.2雨季施工措施- 181 -
  • 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2 -
  • 11.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182 -
  • 11.2文明施工“净、畅、宁”保证措施- 182 -
  • 11.2.1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82 -
  • 11.2.2现场卫生管理- 183 -
  • 11.2.3周围环境影响的防护措施- 184 -
  • 11.2.4弃土外运- 185 -
  • 11.2.5噪音及其他- 185 -
  • 11.3施工环境管理目标- 185 -
  • 11.4减少扰民噪音、降低污染保护环境技术组织措施- 186 -
  • 11.4.1防噪声扰民控制措施- 186 -
  • 11.4.2防振动扰民控制措施- 187 -
  • 11.4.3城市生态- 187 -
  • 11.4.4水污染控制措施- 188 -
  • 11.4.5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188 -
  • 12 应急预案- 189 -
  • 12.1应急组织机构及制度- 189 -
  • 12.1.1应急组织机构- 189 -
  • 12.1.2 应急预案组织制度- 191 -
  • 12.2 针对性应急预案- 193 -
  • 12.2.1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93 -
  • 12.2.2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193 -
  • 12.2.3 涌水、涌砂应急预案- 193 -
  • 12.2.4中毒事故应急技术措施- 194 -
  • 12.2.5隧道坍塌应急预案- 194 -
  • 12.2.6管线损害应急预案- 195 -
  • 12.2.7竖井起吊伤害应急预案- 196 -
  • 12.2.8洞内运输车辆伤害应急预案- 196 -
  • 12.3应急物资- 196 -

附件详情

地铁区间区间右线总长680.282m;左线总长680.26m。区间均采用矿山法施工,其顶部覆土厚度为9~13.5m。竖井井口设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深度为地面以下1.9m,标高27.66m-25.76m),井身11.23m(标高25.76m~14.53m)范围内采用l=3m,Φ42注浆锚管,环向间距1m,格栅钢架加C25喷射混凝土支护。剩余9.446m(标高14.53m~5.084m)4.948范围为Φ22砂浆锚杆,挂网喷射C25喷射混凝土。 9月21日开工 1月16日完工 矿山区间工程项目包括:矿山区间临建、竖井及横通道施工,区间隧道开挖、支护、洞内堵水、排水、邻近房屋保护、防水、衬砌等。 隧道总体施工顺序:施工准备→竖井施工→横通道施工→隧道辅助措施施工→洞身开挖及初支→跟踪注浆→防水层施工→二次衬砌→竖井回填。 工程重难点:
1、竖井及正线隧道石方爆破,Ⅱ、Ⅲ级围岩段长度较大,施工中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
2、区间隧道部分穿越砾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遇水变软,围岩极易坍塌变形,浅埋时易塌至地表,采用全断面注浆、超前小导管支护、20cm厚喷混凝土临时仰拱,间距0.5m的格栅钢架加强支护。
3、区间施工竖井转横通道及横通道转正线隧道施工,横通道及正线隧道施工转换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力学转换过程。
4、工程超欠挖控制、格栅架设、初支表面平整度、防水施工及主体结构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
5、全包柔性防水夹层防水质量控制。
6、监控量测与建筑物保护、地面沉降控制。
……
共计196页,

矿山法区间隧道 平面布置图

隧道地质断面图

隧道内风管、水管、供电线路位置综合图

自卸桥式起重机立面、平面布置图

矿山法区间施工竖井进横通道转换图

矿山法区间横通道进正洞转换图

竖井周边旋喷桩平面布置图

超前小导管小导管纵向布置图

人防段隧道二衬拱架、脚手架搭设示意图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构造示意图

模板台车构造图

应急事故处理上报程序图

相关下载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