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工程全标段BT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56页明挖暗挖盾构配图丰富)

附件详情

  • 第1章 编制依据和原则
  • 1.1 编制依据
  • 1.1.1 施工图
  • 1.1.2 主要法规、规范、规程
  • 1.1.3 其他依据
  • 1.2 编制范围
  • 1.3 编制原则
  • 第2章 项目概要
  • 2.1工程名称、建设地点
  • 2.2业主、勘察、设计及监理单位名称
  • 2.3 全线项目概要及运营能力
  • 2.4 施工范围
  • 2.5 设计概况
  • 2.5.1 红岭北站
  • 2.5.2园岭站
  • 2.5.3 红岭站
  • 2.5.4 大剧院站
  • 2.5.5 盾构区间
  • 2.6地质情况
  • 2.6.1 红岭北站
  • 2.6.2 园岭站
  • 2.6.3 红岭站
  • 2.6.4 大剧院站
  • 2.6.5 区间隧道
  • 2.7 水文情况
  • 2.8工程条件
  • 2.8.1 气候、气象
  • 2.8. 2地面、地下建筑物
  • 2.8.3地下管线
  • 2.8.4地面交通
  • 2.9 相关的前期施工单位
  • 2.10 施工组织总设计目标
  • 2.11 施工条件
  • 2.11.1现场交通、水、电、通讯及场平情况
  • 2.11.2 资源供应情况
  • 2.12 工期、质量及安全目标
  • 第3章 施工组织
  • 3.1 项目施工组织机构图
  • 3.2 劳动力组织方式、任务分工
  • 第4章 总体部署原则
  • 4.1 总体施工部署
  • 4.2 施工原则
  • 4.3 总体目标
  • 4.4 施工前期部署
  • 4.4.1 红岭北站
  • 4.4.2园岭站
  • 4.4.3红岭站
  • 4.4.4大剧院站
  • 4.4.5园岭站-红岭站区间
  • 4.4.6红岭站~大剧院站-鹿丹村站区间
  • 4.5施工部署
  • 4.5.1红岭北站
  • 4.5.2园岭站
  • 4.5.3红岭站
  • 4.5.4大剧院站
  • 4.5.5园岭站~红岭站~大剧院站区间
  • 4.5.6鹿丹村站~大剧院站区间
  • 4.6 大型施工机械安排及重点人力资源配备
  • 4.7 重点及难点分析
  • 4.7.1工程量大
  • 4.7.2质量特殊工序多
  • 4.7.3安全危险源多
  • 4.7.4工期紧张
  • 4.7.5雨季汛期长
  • 4.7.6资源紧张
  • 4.7.7地质条件复杂
  • 4.8 工程的风险评估
  • 4.8.1 地质风险
  • 4.8 2 设备选型引发的风险
  • 4.8.3 工期风险
  • 4.8.4 安全风险
  • 4.8.5 市场风险
  • 4.8 6 资金风险
  • 4.8.7施工重大危险源及管控措施
  • 4.9 科研课题部署
  • 4.9.1 BIM
  • 4.9.2 繁华地区的盾构施工
  • 4.9.3 繁华地区的爆破施工
  • 4.10 工程的总体认识
  • 第5章 施工准备
  • 5.1技术准备
  • 5.2物资准备及劳动力准备
  • 5.3前期准备
  • 5.3.1 管线迁改
  • 5.3.2 交通疏解
  • 5.3.3 钢便桥施工
  • 第6章施工部署
  • 6.1工期编排
  • 6.2施工段的划分
  • 6.3节点时间安排
  • 6.4施工进度计划
  • 6.5 工期部署
  • 6.5.1 工期的组织管理措施
  • 6.5.2工期的过程管理措施
  • 6.5.3车站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 6.5.4区间隧道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 6.5.5工期调整及追赶措施
  • 第7章 资源配置计划
  • 7.1 人员配置原则
  • 7.2 材料需求计划
  • 7.3主要机械设备
  • 第8章 施工平面布置
  • 8.1施工布置原则
  • 8.2临时设施
  • 8.2.1场地围墙
  • 8.2.2生产、生活用房
  • 8.2.3场地硬化
  • 8.2.4围栏
  • 8.2.5现场照明
  • 8.2.6大门及车辆冲洗池
  • 8.2.7临时供电
  • 8.2.8临时供水
  • 8.2.9临时通讯设施
  • 8.2.10砼生产与供应
  • 8.2.11排水设施
  • 8.2.12防洪设施
  • 8.2.13预防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设施
  • 第9章主要施工方案
  • 9.1围挡施工方案
  • 9.2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 9.3车站围护结构施工及技术措施
  • 9.3.1红岭北站9号线部分施工步序图
  • 9.3.2红岭北站7号线部分施工步序图
  • 9.3.3园岭站施工步序图
  • 9.3.4红岭站施工步序图
  • 9.3.5 大剧院站施工步序图
  • 9.4 附属结构施工
  • 9.4.1明挖法通道施工
  • 9.4.2暗挖法通道施工
  • 9.5 车站主要施工作业工法
  • 9.5.1 钻孔灌注桩作业
  • 9.5.2 冠梁作业
  • 9.5.3 土体开挖
  • 9.5.4 钢支撑制作安装作业
  • 9.5.5 防水作业
  • 9.5.6 暗挖作业
  • 9.5.7 爆破工程
  • 9.5.8 降水作业
  • 9.6 区间施工
  • 9.6.1 盾构掘进施工
  • 9.6.2 盾构始发
  • 9.6.3 盾构防水
  • 9.6.4 盾构同步注浆
  • 9.6.5 盾构二次注浆
  • 9.6.6 园红区间下穿上穿作业
  • 第10章 夏、雨季施工措施
  • 10.1 夏季施工
  • 10.1.1施工准备
  • 10.1.2 施工技术措施
  • 10.2 雨季施工
  • 10.2.1 台风防护措施
  • 10.2.2 临时设施防护措施
  • 10.2.3地连墙工程防护措施
  • 10.2.4主体工程防护措施
  • 10.2.5 防雷措施
  • 第11章 质量保证措施
  • 11.1质量方针
  • 11.2质量目标
  • 11.3质量管理体系
  • 11.4 成品保护措施
  • 11.5 技术保证措施
  • 第12章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措施
  • 12.1 安全生产的管理方针与目标
  • 12.2 安全生产体系
  • 12.3 安全生产管理程序
  • 12.4 安全生产责任制
  • 12.5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12.6 安全防范重点与措施
  • 第13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 13.1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
  • 13.2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 13.3 建立健全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 13.4 文明施工措施
  • 13.5 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及指标要求
  • 13.6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 13.7 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保证措施
  • 第14章 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
  • 14.1 消防、保卫、健康保证体系
  • 14.2 消防工作重点及措施
  • 14.3 保卫工作重点及措施
  • 第15章 监控量测与信息化施工
  • 15.1施工监测目的
  • 15.2监测频率
  • 15.3监测精度要求
  • 15.4监测组织机构
  • 15.5施工监测方法
  • 15.6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程序
  • 第16章 环境保护措施
  • 16.1施工管理
  • 16.2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
  • 16.3废水、废气、废渣的管理
  • 16.4运输车辆的管理
  • 16.5监控量测
  • 16.6 基坑施工 降水回收利用
  • 第17章 应急救援预案
  • 17.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 17.2应急小组成员职责及联系方式
  • 17.3组建应急救援队伍
  • 17.4 应急响应
  • 17.5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 17.5.1基坑坍塌滑坡预防及应急预案
  • 17.5..2支护桩侧向位移预防及应急预案
  • 17.5.3基坑坑底隆起预防及应急预案
  • 17.5.4 涌砂涌水预防及应急预案
  • 17.5.5高空坠落预防及应急预案
  • 17.5.6火灾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
  • 17.5.7 人员伤亡事故
  • 17.5.8 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事故
  • 17.5.9 自然灾害
  • 17.5.10 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 17.5.11爆破施工应急救援措施
  • 附件1:附表
  • 附件2:附图
  • 附件3:“3.30” 洞通施组策划
  • 附表4:附表4:9104-3工期表

附件详情

项目概要: 正线单线全长约25.38km,共设车站22座。xx站为盖挖逆作法车站,其余车站均采用明挖法;区间均为盾构法施工。 1)地铁7、9 号线换乘站,采用侧岛十字换乘。9 号线北站车站采用地下两层侧式车站,7 号线北站车站采用地下三层岛式车站。 2)xx车站主体呈南北走向,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全长538.5m,标准段宽19.4m, 底板埋深18.1米,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南端头为盾构始发井;共设4座出入口,2组风亭及1座消防楼梯间,北端市政配套设施设置6座疏散楼梯间。A出入口通道采用暗挖通道,其余全部采用围护桩加止水旋喷桩进行基坑防护,明挖法施工。 3)xx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度为159.6m,车站标准段宽22.6m,底板埋深约24m,顶板覆土约3m。车站为盖挖逆作法施工。
4)xx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度为209.8m,站台宽13m,车站总宽度为21.6m,底板埋深约14.08m,顶板覆土约0.68~1.25m。车站为明挖顺作法施工。
5)区间均采用盾构法施工。
......
施工原则:
1、施工前合理规划场地平面布置,做好交通疏解工作。
2、施工中抓住关键线路,做好施工工序的循环衔接:车站主体首先安排交通疏解及围护工程施工,临时支撑紧跟基坑开挖,与主体框架结构形成平行流水作业,并为附属工程和区间隧道施工创造条件。
3、区间隧道施工实行信息化管理,密切注意不良地质地段构造变化情况,加强施工监测,针对不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整个施工中,加强对地表沉降监测,确保周围建筑物的稳定及地下管线的安全。
5、同时加强施工队伍的组织安排,做好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工作,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确保交通安全畅通和文明施工。
......
,共256页。

电力管改施工图

3雨水管改迁施工图

交通疏解示意图

CRD法分部开挖图

上跨12号线3D示意图

压力盒及孔隙水压力计埋设

相关下载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