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至城际铁路某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文件.doc,平面布置图

附件详情

  • 目 录
  • 六、施工组织设计 1
  • 第一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
  • 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1
  • 1.1 编制依据 1
  • 1.2 编制原则 1
  • 1.3 编制范围 1
  • 2.项目概要 1
  • 2.1 线路概况 1
  • 2.2 技术标准 2
  • 2.3 主要工程数量 2
  • 2.4 自然条件 4
  • 2.5 施工条件 6
  • 2.6 工程特点、重难点及对策 7
  • 3.总体目标 9
  • 3.1 质量目标 9
  • 3.2 安全目标 9
  • 3.3 工期目标 10
  • 3.4 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目标 10
  • 3.5 文明施工目标 10
  • 3.6 职业健康目标 10
  • 3.7 标准化管理目标 10
  • 3.8 信息化管理目标 10
  • 4.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10
  • 5.施工组织 19
  • 5.1 总体指导方针、指导理念 19
  • 5.2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 20
  • 5.3 各分项工程施工安排 23
  • 5.4 施工组织措施 24
  • 6.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26
  • 6.1 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27
  • 6.2 主要临时工程数量 29
  • 6.3 施工总平面布置 30
  • 第二章 施工进度安排 31
  • 1.工期目标 31
  • 2.分阶段工期安排 31
  • 3.主要项目进度指标 31
  • 3.1 路基进度指标 31
  • 3.2 桥梁工程 31
  • 3.3 隧道施工进度指标 31
  • 3.4 箱梁预制 32
  • 3.5 箱梁运输架设 32
  • 3.6 无砟轨道施工进度指标 33
  • 4.各专业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33
  • 4.1 施工准备 33
  • 4.2 拆迁工程 33
  • 4.3 路基(含站场土石方)工程 33
  • 4.4 涵洞工程 33
  • 4.5 房屋及给排水工程 33
  • 4.6 桥梁 33
  • 4.7 箱梁制架 33
  • 4.8 轨枕板铺设 33
  • 4.9铺轨工程 33
  • 4.10 其他综合配套工程 33
  • 5.施工关键线路分析 33
  • 6.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横道图 34
  • 第三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5
  • 1.总体施工方案 35
  • 2.拆迁工程 36
  • 2.1 改移道路 36
  • 2.2 三电和各类管路迁改 37
  • 3.路基工程 38
  • 3.1 项目概要 38
  • 3.2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38
  • 3.3 路基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44
  • 3.4 过渡段施工方法 53
  • 3.5 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57
  • 3.6 路基附属工程施工 60
  • 3.7 沉降观测 70
  • 3.8 路基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72
  • 4.桥梁工程 77
  • 4.1 项目概要 77
  • 4.2 施工组织及施工顺序 77
  • 4.3 桥梁工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80
  • 4.4 施工技术措施 101
  • 5.涵洞工程 109
  • 5.1 项目概要 109
  • 5.2 施工安排 109
  • 5.3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和施工顺序 109
  • 5.4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109
  • 5.5 施工方法及工艺 109
  • 5.6 施工技术措施 111
  • 6.箱梁预制架设 111
  • 7.隧道工程 111
  • 7.1 项目概要 111
  • 7.2 隧道施工方案 112
  • 7.3 隧道施工工艺、方法 115
  • 7.4 隧道施工技术措施 150
  • 8.轨道工程施工 155
  • 8.1轨道项目概要 155
  • 8.2施工方案 156
  • 8.3轨道铺设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157
  • 9.通信、信号及信息 168
  • 10.房屋施工 168
  • 10.1 房屋工程施工方案 168
  • 10.2 房屋工程分部施工工艺 168
  • 10.3 房屋工程分部施工方法 170
  • 11.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 175
  • 11.1 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施工方案 175
  • 11.2 给排水 175
  • 11.3 站场 175
  • 12.工程检测、试验 177
  • 12.1 工程检测、试验方案 177
  • 12.2 施工监测 185
  • 12.3 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措施 191
  • 第四章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193
  • 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93
  • 1.1 技术保证措施 193
  • 1.2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保障措施 193
  • 1.3 各分项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193
  • 1.4 确保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 204
  • 1.5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204
  • 1.6 控制及防止常见质量通病的措施 204
  • 1.7 确保达到设计开通速度的具体措施 204
  • 2.确保工期的措施 207
  • 2.1 工期保证体系 207
  • 2.2 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207
  • 2.3 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 208
  • 2.4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209
  • 2.5 确保工期的应急措施 210
  • 2.6 工程进度的监控方法 210
  • 第五章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211
  • 1.地基处理 211
  • 1.1 CFG桩施工 211
  • 1.2 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13
  • 1.3 地基加固 214
  • 2.桥梁施工 215
  • 2.1.水中基础施工 215
  • 2.1.1 施工方案 215
  • 2.1.2 栈桥施工艺和方法 215
  • 2.1.3 水中桩基施工工艺和方法 217
  • 2.1.4 水中承台施工工艺和方法 220
  • 2.1.5 施工技术措施 226
  • 2.2.大跨度连续梁悬臂施工 227
  • 2.2.1 项目概要 227
  • 2.2.2 施工方案 228
  • 2.2.3 (60+100+60)m悬臂现浇连续梁施工 228
  • 3.隧道施工 241
  • 3.1 谈山隧道项目概要 241
  • 3.1.1 线路概况 241
  • 3.1.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241
  • 3.1.3 不良地质 241
  • 3.2 谈山隧道施工方案 241
  • 3.2.1 开挖及超前支护方案 241
  • 3.2.2 初期支护方案 242
  • 3.2.3 防排水方案 242
  • 3.2.4 隧道衬砌方案 243
  • 3.2.5 弃碴场防护方案 243
  • 3.2.6 隧道辅助方案 243
  • 3.3 不良地质的探测及施工 243
  • 3.3.1 地质超前预报系统 243
  • 3.3.2不 良地质处理方法 246
  • 4.箱梁预制架设施工 251
  • 4.1 施工方案 251
  • 4.2 梁场建设 251
  • 4.3 箱梁预制施工方法及工艺 258
  • 4.4 箱梁运输架设施工方法及工艺 274
  • 4.5 施工技术措施 284
  • 5.无砟轨道施工 296
  • 5.1 项目概要 296
  • 5.2 无砟轨道的结构 296
  • 5.3无砟轨道铺设及施工方法 302
  • 5.4 无砟轨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措施 311
  • 第六章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313
  • 1.冬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313
  • 1.1 施工组织准备 313
  • 1.2 冬季施工物资准备 313
  • 1.3 冬季砼施工 313
  • 1.4 钢筋工程 314
  • 1.5 机械设备、设施保温措施 314
  • 1.6 连续梁冬季施工措施 314
  • 1.7 隧道冬季施工措施 314
  • 1.8 便桥便道冬季养护措施 314
  • 2.雨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314
  • 2.1 雨季施工安排 314
  • 2.2 雨季施工措施 315
  • 第七章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317
  • 1.质量目标 317
  • 2 创优规划及保障措施 317
  • 2.1 创优规划 317
  • 2.2 创优组织机构 317
  • 2.3 创优保证措施 317
  • 3.质量保证体系 317
  • 3.1 质量保证体系 317
  • 3.2 质量体系职责划分 317
  • 4.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322
  • 4.1 组织措施 322
  • 4.2 管理措施 322
  • 4.3 资金保证措施 327
  • 4.4 技术保证措施 327
  • 5.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328
  • 5.1 组织措施 328
  • 5.2 管理措施 328
  • 5.3 经济措施 329
  • 5.4 技术措施 329
  • 第八章 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331
  • 1.安全目标 331
  • 2.安全施工原则 331
  • 3.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 331
  • 4.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331
  • 4.1 安全保证体系 331
  • 4.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331
  • 5.安全生产职责 331
  • 5.1 项目经理 333
  • 5.2 总工程师 333
  • 5.3 安全管理部 333
  • 5.4 施工队队长 333
  • 5.5 队专职安全员 334
  • 6.安全管理制度 334
  • 6.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34
  • 6.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34
  • 6.3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 334
  • 6.4 安全检查制度 335
  • 6.5 安全防护制度 335
  • 6.6 安全评比制度 335
  • 6.7 安全生产报告制度 335
  • 6.8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335
  • 6.9 安全经济奖惩制度 335
  • 7.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35
  • 7.1 既有线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35
  • 7.2 安全教育管理措施 337
  • 7.3 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和检查落实 338
  • 7.4 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批 338
  • 7.5 火工品的使用与管理安全措施 338
  • 7.6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339
  • 7.7 施工用电的安全管理措施 339
  • 7.8 防火安全管理措施 340
  • 7.9 防洪防汛安全管理措施 340
  • 7.10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340
  • 7.11 施工现场保安作业制度 340
  • 7.12 起重作业安全制度 341
  • 7.13 各种安全标志的设置及维护措施 341
  • 7.14 行车安全保证措施 341
  • 7.15 夜间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341
  • 7.16 工程保险保障措施 341
  • 7.17 安全保卫保障措施 342
  • 7.18 安全奖罚措施 342
  • 8.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342
  • 8.1 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 342
  • 8.2 路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42
  • 8.3 桥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42
  • 8.4 涵洞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45
  • 8.5 隧道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345
  • 8.6 无砟轨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47
  • 8.7 跨越河流安全防护措施 348
  • 8.8 跨越既有道路施工安全措施 348
  • 8.9 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350
  • 8.10 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350
  • 9.严防挖断电缆六条措施 350
  • 10.保证人身安全的具体措施 350
  • 10.1 安全技术和意识教育 350
  • 10.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50
  • 10.3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从我做起观念” 351
  • 10.4 危险源识别和监督检查 351
  • 10.5 遵守国家劳保政策 351
  • 10.6 做好日常生活管理,确保人人健康 351
  • 10.7 安全奖惩具体措施 351
  • 11.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351
  • 11.1 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 351
  • 11.2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培训制度 352
  • 11.3 日常检查和演习 352
  • 11.4 救援物资的准备 352
  • 11.5 抢险应急预案 353
  • 11.6 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 362
  • 第九章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365
  • 1.施工环境现状及环保和水保的主要特点 365
  • 2.方针和目标 365
  • 3.保证体系 365
  • 4.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365
  • 4.1 管理机构 365
  • 4.2 主要职责 365
  • 5.宣传、教育、培训 367
  • 6.检查制度 367
  • 7.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 367
  • 7.1 施工环境保护内容 367
  • 7.2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367
  • 第十章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372
  •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372
  • 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372
  •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 372
  • 3.1 机构组成 372
  • 3.2 主要职责 372
  • 4.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372
  • 4.1 劳动保护措施 372
  • 4.2 定期体检措施 372
  • 4.3 实行劳逸结合 374
  • 4.4 医疗卫生保障措施 374
  • 4.5 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措施 375
  • 4.6 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措施 375
  • 4.7 职业病、传染病防治措施 375
  • 5.突发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375
  • 5.1 处理程序 375
  • 5.2 处理原则 375
  • 第十一章 劳动力组织计划 377
  • 1.劳动力组织 377
  • 1.1 劳动力组织安排的原则 377
  • 1.2 劳动力组织计划 377
  • 1.3 劳动力动员及进场 377
  • 2.劳动力配置计划 377
  • 3.劳动力动态管理 377
  • 4.架子队劳务雇佣管理措施 378
  • 4.1 架子队劳务雇用办法 378
  • 4.2 架子队劳务雇用管理措施 378
  • 5.确保民工工资发放的措施 379
  • 5.1 成立支付保障领导小组 379
  • 5.2 完善资金使用及财务管理制度 379
  • 5.3 建立工地公示制度 379
  • 5.4 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及加强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管理 379
  • 5.5 设立民工工资账户 379
  • 5.6 完善各项保障机制,依法疏通处理渠道 379
  • 第十二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 380
  • 1.拟投入该项目的施工机械设备 380
  • 1.1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原则 380
  • 1.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380
  • 2.拟投入该项目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 380
  • 3.机械设备仪器保障措施 380
  • 3.1 资金准备 380
  • 3.2 发挥集团公司优势,统筹调配 380
  • 3.3 未雨绸缪,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80
  • 第十三章 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 381
  • 1.临时用地计划 381
  • 2.施工用电计划 381
  • 第十四章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382
  • 1.组织机构 382
  • 2.供应计划及组织措施 382
  • 2.1 材料供应组织措施 382
  • 2.2 主要材料逐季度供应计划 383
  • 2.3 主要材料与设备采购工作程序 383
  • 3.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384
  • 4.物资材料的验收 384
  • 4.1 材料检验 384
  • 4.2 交货验收 384
  • 5.物资材料储存及防护 384
  • 6.成本控制 385
  • 7.安全与环境控制 385
  • 7.1 目的 385
  • 7.2 措施 385
  • 8.物流管理信息化体系 386
  • 第十五章 合同用款估算 387
  • 1.资金流动计划 387
  • 1.1 资金管理 387
  • 1.2 资金流动计划 387
  • 2.工程用款计划 387
  • 第十六章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土地复垦管理体系及措施 388
  • 1.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目标 388
  • 1.1 文明施工目标 388
  • 1.2 文物保护目标 388
  • 2.文明施工措施 388
  • 2.1 建立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388
  • 2.2 文明施工措施 388
  • 3.文物保护措施 392
  • 4.土地复垦 392
  • 4.1 土地复垦管理目标 392
  • 4.2 土地复垦管理体系 392
  • 4.3 土地复垦措施 392
  • 第十七章 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394
  • 1.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394
  • 1.1.标准化管理 394
  • 1.1.1 管理制度标准化 394
  • 1.1.2 人员配备标准化 394
  • 1.2.信息化管理 394
  • 1.2.1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394
  • 1.2.2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措施 394
  • 1.2.3 项目监控 395
  • 1.2.4 建立视频会议系统 395
  • 1.2.5 信息化管理 396
  • 1.2.6 管理程序 396
  • 1.2.7 具体内容 396
  • 2.与相邻标段、下道工序、及相关单位、部门配合协作措施 396
  • 2.1.与相邻标段及下道工序的配合协作措施 396
  • 2.2.与业主、监理、设计和质量监督部门的配合协作措施 396
  • 2.3.与地方政府及沿线村民的配合协作措施 398
  • 2.4.与科研单位的配合协作措施 398
  • 2.5.与供应商的关系 398
  • 3.节约用地措施 398
  • 4.密切联系当地政府,尊重当地风俗、宗教习惯的措施 398
  • 5.民工工资按期支付保证措施 398
  • 6.疫情防治措施 398
  • 7.节能减排优化措施 399
  • 8.缺陷责任期内对工程的维护方案 399
  • 表6-1拟为承包该项目设立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401
  • 表6-2拟投入该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403
  • 表6-2拟投入该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续) 404
  • 表6-3拟配备该项目的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405
  • 表6-3拟配备该项目的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续) 406
  • 表6-3拟配备该项目的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续) 407
  • 表6-4施工进度计划 408
  • 表6-5劳动力计划表 411
  • 表6-6 施工总平面图 412
  • 表6-7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 414
  • 表6-8 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 415
  • 表6-9合同用款估算表 416
  • 附图1 桂家畈梁场 平面布置图 417
  • 附图2 宝山村梁场平面布置图

附件详情

1.3 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XXX标段 (DK44+532.47)~大冶北站(DK93+200),(不含武汉局代建的DK51+000~DK52+550范围并招标的工程)。黄石地区相关工程范围内改移道路、迁改、路基、桥涵(含代建部分箱梁预制和架设)、隧道、轨道(不含长轨铺设,含本标段及代建部分无砟轨枕预制、铺设、精调。)、房屋(不含独立站房及四电相关房屋)、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不含独立站房相关的雨棚等工程)、四电工程的电缆沟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大临及过渡等。 2.项目概要 2.1 线路概况 武黄城际铁路位于湖北省中部,起于武汉枢纽武汉站,向东经洪山区、江夏区、葛店开发区、华容区、鄂州市城区、花湖开发区、黄石市城区,止于黄石市黄金山开发区,沿线所经地区构成的“城镇密集带”,是湖北省重要的经济走廊。线路全长95.983km,其中武汉枢纽内正线12.566km(利用既有线5.086km),区间正线全长83.417km。
本标段为XXX标段,起止里程为DK44+532.47~DK93+200,其中武汉局代建DK51+000~DK52+550,实际施工正线长度46.11153km。主要工程内容:路基土石方6527643断面方,其中区间土石方5030032断面方,站场土石方1497611断面方,级配碎石296794m3;附属土石方262507m3,土工合成材料862191m2,CFG桩867703m,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10221m。桥梁26924.52m/26座,路基14128m/38段,隧道5057m /12座,无砟道床93.85铺轨公里:桂家畈、宝山制梁场2处,预制架设箱梁764孔,现浇63孔;普通连续梁17联,最大跨径100m,特殊的5×32m连续道岔梁1联;减震型、预应力框架板式无砟道床92.2km;3座填料集中拌合站兼级配碎石拌合站,同时有鄂州东、花湖、黄石北、大冶北四个中间站。
2.2 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速度:武汉枢纽内120公里/小时、区间正线200公里/小时及以上。
最小曲线半径:武汉枢纽内700米、区间正线4500米。
最大坡度:20‰。
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动车组。
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