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至红柳河段工程某标段(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平面布置图

附件详情

  • 目 录
  • 六、 施工组织设计 1
  •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2
  • 1.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2
  • 1.1.1编制依据 2
  • 1.1.2编制原则 2
  • 1.1.3编制范围 3
  • 1.2项目概要 4
  • 1.2.1工程简述 4
  • 1.2.2自然特征 4
  • 1.2.3现场施工条件 6
  • 1.2.4主要技术标准 7
  • 1.2.5主要工程数量 8
  • 1.3工程特点、重难点工程及对策 10
  • 1.3.1工程特点 10
  • 1.3.2重、难点工程及对策 12
  • 1.4施工总体目标 13
  • 1.4.1质量目标 13
  • 1.4.2安全目标 13
  • 1.4.3工期目标 13
  • 1.4.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14
  • 1.4.5文明施工目标 14
  • 1.4.6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4
  • 1.5施工总体方案 14
  • 1.5.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14
  • 1.5.2施工组织管理方案 14
  • 1.5.3施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19
  • 1.5.4施工总体安排 20
  • 1.5.5临时设施设置方案 24
  • 1.5.6施工总 平面布置图 29
  • 1.5.7施工组织措施 30
  • 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33
  • 2.1计划开、竣工日期及总工期 33
  • 2.2主要施工进度指标计划 33
  • 2.2.1路基工程 33
  • 2.2.2桥梁下部、特殊结构梁及涵洞工程 33
  • 2.2.3桥梁预制 34
  • 2.2.4桥梁架设 34
  • 2.2.5隧道工程 35
  • 2.2.6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 35
  • 2.2.7铺轨工程 35
  • 2.3主要阶段工期安排 35
  • 2.3.1桥梁架设 35
  • 2.3.2无碴轨道铺设 35
  • 2.4施工进度安排 35
  • 2.4.1施工准备 35
  • 2.4.2拆迁工程 36
  • 2.4.3路基工程 36
  • 2.4.4桥梁下部、特殊结构梁工程 36
  • 2.4.5桥梁预制 37
  • 2.4.6桥梁架设 38
  • 2.4.7桥面系工程 38
  • 2.4.8涵洞工程(含旅客地道) 38
  • 2.4.9隧道工程 38
  • 2.4.10双块式无砟道床铺设 38
  • 2.4.11铺轨工程(既有兰新线改建段) 41
  • 2.4.12房屋工程 41
  • 2.4.13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工程 41
  • 2.4.14配合站后及铺轨 41
  • 2.4.15轨道精调 41
  • 2.4.16联调及联试 41
  • 2.5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41
  • 2.6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41
  • 2.7关键线路分析 41
  • 3.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4
  • 3.1工程测量方案 44
  • 3.1.1施工复测 44
  • 3.1.1.1交接桩 44
  • 3.1.1.2复核测量 45
  • 3.1.2控制测量 46
  • 3.1.3施工测量 47
  • 3.1.4构筑物变形测量 47
  • 3.1.5线下工程竣工测量 49
  • 3.1.6无砟轨道测量 49
  • 3.1.7测量组织管理 54
  • 3.1.7.1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55
  • 3.1.7.2测量仪器配置及管理 55
  • 3.1.7.3测量制度保证 55
  • 3.2拆迁工程 55
  • 3.2.1概述 56
  • 3.2.2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56
  • 3.2.2.1改移道路 56
  • 3.2.2.2三电迁改 56
  • 3.2.2.3管线迁改 60
  • 3.2.3施工技术措施 60
  • 3.2.3.1通信线路迁改施工技术措施 60
  • 3.2.3.2电力迁改施工技术措施 62
  • 3.2.3.3其他工程迁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63
  • 3.3路基工程 64
  • 3.3.1概述 64
  • 3.3.2施工方案 64
  • 3.3.2.1总体施工方案 64
  • 3.3.2.2控制工程施工方案 65
  • 3.3.2.3施工技术方案 66
  • 3.3.2.4土石方调配及填料施工设计 67
  • 3.3.2.5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控制方案 67
  • 3.3.2.6相关工程施工方案 68
  • 3.3.3区间正线、站内正线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工艺 68
  • 3.3.3.1地基处理 68
  • 3.3.3.2基床以下路堤 81
  • 3.3.3.3过渡段 85
  • 3.3.3.4路堑 92
  • 3.3.3.5基床 93
  • 3.3.3.6路基排水 104
  • 3.3.3.7路基边坡防护 105
  • 3.3.3.8路基支挡结构(桩板挡土墙) 110
  • 3.3.3.9路基相关工程 111
  • 3.3.3.10路基附属设施 117
  • 3.3.3.11沉降观测 120
  • 3.3.4站线及立折线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工艺 121
  • 3.3.5既有线改建段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工艺 122
  • 3.3.6施工技术措施 122
  • 3.3.6.1组织技术培训、落实技术交底制度 122
  • 3.3.6.2科学计划、精心组织 123
  • 3.3.6.3加强测量、试验监测工作 123
  • 3.3.6.4认真进行地质核查、水质复查 123
  • 3.3.6.5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124
  • 3.3.6.6加强路基试验段工艺试验 124
  • 3.3.6.7为达到路基填料标准、压实标准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124
  • 3.3.6.8强化路基沉降变形监测、分析 126
  • 3.3.6.9箱梁运架作业确保路基稳定,运架作业安全进行的技术措施 127
  • 3.3.6.10路基相关工程施工、沉降观测元器件预埋及无砟道床施工保证路基整体稳固及安全的技术措施 127
  • 3.4桥涵工程 128
  • 3.4.1概述 128
  • 3.4.2施工方案 128
  • 3.4.2.1总体施工方案 128
  • 3.4.2.2基础 129
  • 3.4.2.3承台 130
  • 3.4.2.4墩台身 130
  • 3.4.2.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悬臂施工 130
  • 3.4.2.6现浇连续梁支架施工 131
  • 3.4.2.7简支箱梁预制 131
  • 3.4.2.8梁体架设 131
  • 3.4.2.9框架桥 132
  • 3.4.2.10桥面系 132
  • 3.4.2.11涵洞 132
  • 3.4.3施工方法、工艺 133
  • 3.4.3.1基础 133
  • 3.4.3.2承台 146
  • 3.4.3.3墩台身 149
  • 3.4.3.4连续箱梁悬臂灌注施工 152
  • 3.4.3.5支架法现浇梁施工 177
  • 3.4.3.6简支箱梁预制 181
  • 3.4.3.7梁体架设 203
  • 3.4.3.8框架桥 224
  • 3.4.3.9桥面系工程 226
  • 3.4.3.10涵洞工程 228
  • 3.4.3.11附属工程 228
  • 3.4.3.12公路桥、人行天桥 229
  • 3.4.4施工技术措施 229
  • 3.4.4.1桥梁墩台工艺控制技术措施 229
  • 3.4.4.2为保证桥涵质量达到规定的强度、刚度与结构几何变形等要求采取的工艺技术措施 230
  • 3.4.4.3涵洞地基承载力验证方法及措施 235
  • 3.4.4.4简支箱梁预制 236
  • 3.4.4.5箱梁运架施工技术措施 238
  • 3.4.4.6 T梁架设施工技术措施 239
  • 3.5隧道工程 240
  • 3.5.1概述 240
  • 3.5.2施工方案 240
  • 3.5.2.1总体技术方案 240
  • 3.5.2.2弃碴场地布置 243
  • 3.5.2.3施工供风、水、通讯管线布置 243
  • 3.5.2.4施工通风、防尘 244
  • 3.5.2.5施工运输 244
  • 3.5.2.6施工排水 244
  • 3.5.3施工方法、工艺 246
  • 3.5.3.1洞口及洞门段施工 246
  • 3.5.3.2洞身开挖、支护 246
  • 3.5.3.3防排水 261
  • 3.5.3.4衬砌施工 267
  • 3.5.3.5附属设施 268
  • 3.5.4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272
  • 3.5.4.1工程地质预测法 272
  • 3.5.4.2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274
  • 3.5.4.3红外线探水 275
  • 3.5.4.4地质雷达 276
  • 3.5.4.5超前钻孔探测 276
  • 3.5.5隧道测量和监控量测 276
  • 3.5.5.1隧道测量 276
  • 3.5.5.2隧道监控量测 278
  • 3.5.6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82
  • 3.5.6.1洞口段施工技术措施 282
  • 3.5.6.2洞身开挖施工技术措施 282
  • 3.5.6.3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措施 283
  • 3.5.6.4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措施 284
  • 3.5.6.5超前长管棚施工技术措施 284
  • 3.5.6.6附属设施施工技术措施 285
  • 3.5.6.7确保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措施 285
  • 3.5.6.8隧道衬砌施工技术措施 287
  • 3.6无砟道床工程 289
  • 3.6.1概述 289
  • 3.6.2施工方案 289
  • 3.6.3施工方法、工艺 289
  • 3.6.4施工技术措施 290
  • 3.7铺轨工程 290
  • 3.7.1概述 290
  • 3.7.2施工方案 290
  • 3.7.2.1运输及铺设设备 290
  • 3.7.2.2有砟道床无缝线路铺设方案 290
  • 3.7.3施工方法、工艺 291
  • 3.7.3.1预铺道床底砟 291
  • 3.7.3.2人工铺轨 292
  • 3.7.3.3上砟整道达标 294
  • 3.7.3.4工地单元轨焊接 296
  • 3.7.3.5单元轨节放散锁定 299
  • 3.7.3.6便线拨接施工 301
  • 3.7.4施工技术措施 304
  • 3.7.4.1预铺底砟 304
  • 3.7.4.2人工铺轨 306
  • 3.7.4.3人工换铺长钢轨 306
  • 3.7.4.4上砟整道 306
  • 3.7.4.5长钢轨焊接及质量检验 306
  • 3.7.4.6单元节放散锁定 307
  • 3.7.4.7便线拨接 307
  • 3.7.4.8轨道检测 307
  • 3.7.4.9钢轨打磨 308
  • 3.8房屋工程 308
  • 3.8.1概述 308
  • 3.8.2施工方案 309
  • 3.8.3施工方法、工艺 309
  • 3.8.3.1测量放线 309
  • 3.8.3.2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工艺 311
  • 3.8.3.3土方工程 311
  • 3.8.3.4基础施工 311
  • 3.8.3.5框架结构施工 312
  • 3.8.3.6砌体结构房屋施工 317
  • 3.8.3.7墙面抹灰 317
  • 3.8.3.8涂料施工 319
  • 3.8.3.9地板砖楼面 319
  • 3.8.3.10水泥砂浆楼地面 320
  • 3.8.3.11安装工程施工 321
  • 3.8.3.12附属工程 321
  • 3.8.4施工技术措施 322
  • 3.8.4.1钢筋工程技术措施 322
  • 3.8.4.2模板工程技术措施 324
  • 3.8.4.3混凝土工程技术措施 325
  • 3.8.4.4砌筑工程技术措施 326
  • 3.8.4.5装饰工程技术措施 327
  • 3.8.4.6安装工程技术措施 329
  • 3.9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工程 332
  • 3.9.1概述 332
  • 3.9.2施工方案 333
  • 3.9.3施工方法、工艺 333
  • 3.9.3.1给排水工程 333
  • 3.9.3.2站场建筑 336
  • 3.9.3.3站场附属 337
  • 3.9.4施工技术措施 339
  • 4.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340
  • 4.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340
  • 4.1.1工程质量目标 340
  • 4.1.2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340
  • 4.1.3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340
  • 4.1.4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340
  • 4.2确保工期的措施 341
  • 4.2.1工期目标 341
  • 4.2.2工期保证体系 341
  • 4.2.3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341
  • 4.2.4特殊条件下保证工期的措施 345
  • 4.2.5达不到工期目标的受罚承诺 347
  • 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348
  • 5.1河口村特大桥 348
  • 5.1.1项目概要 348
  • 5.1.2施工组织部署 348
  • 5.1.3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348
  • 5.1.4施工工期 350
  • 5.1.5主要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350
  • 5.1.6施工技术措施 350
  • 5.2酒泉立交特大桥 355
  • 5.2.1项目概要 355
  • 5.2.2施工队伍布置 356
  • 5.2.3施工工期 356
  • 5.2.4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356
  • 5.2.5主要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356
  • 5.2.6施工技术措施 356
  • 5.3嘉峪关隧道 361
  • 5.3.1项目概要 361
  • 5.3.2施工队伍布置 362
  • 5.3.3施工工期 362
  • 5.3.4主要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364
  • 5.3.5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364
  • 5.4无砟道床施工 366
  • 5.4.1项目概要 366
  • 5.4.2施工总体方案 366
  • 5.4.3工期安排 367
  • 5.4.4人员及主要机械配置 367
  • 5.4.5施工方法、工艺 369
  • 5.4.6施工技术措施 382
  • 6.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386
  • 6.1冬季施工安排 386
  • 6.2雨季施工安排 387
  • 6.2.1路基工程 387
  • 6.2.2桥涵工程 388
  • 6.2.3隧道工程 389
  • 6.2.4轨道工程 389
  • 7.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390
  • 7.1质量目标 390
  • 7.2创优规划 390
  • 7.2.1创优目标 390
  • 7.2.2创优规划组织机构 390
  • 7.2.3创优规划实施对策 390
  • 7.3质量保证体系 391
  • 7.3.1质量管理机构和职责 391
  • 7.3.2质量保证体系内容 396
  • 7.4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责 397
  • 7.4.1质量管理制度 397
  • 7.4.2质量管理职责 399
  • 7.5保证工程质量、创优的主要措施 400
  • 7.5.1保证工程质量组织管理措施 400
  • 7.5.2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402
  • 7.6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422
  • 7.6.1已完工程保护措施 422
  • 7.6.2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 422
  • 8.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424
  • 8.1安全目标 424
  • 8.2安全保证体系 424
  • 8.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24
  • 8.2.2安全管理职责 428
  • 8.3保证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 430
  • 8.3.1保证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430
  • 8.3.2保证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432
  • 8.4施工风险评估与管理 449
  • 8.4.1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449
  • 8.4.2风险评估与管理办法 453
  • 8.5工程施工应急预案 456
  • 8.5.1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组织 457
  • 8.5.2应急预案运行机制 458
  • 8.6治安消防措施 460
  • 8.6.1治安措施 460
  • 8.6.2消防措施 460
  • 8.6.3火工品管理 462
  • 8.7安全用电措施 462
  • 8.8防汛措施 463
  • 9.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465
  • 9.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465
  • 9.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465
  • 9.2.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 465
  • 9.2.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465
  • 9.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467
  • 9.3.1噪声、光污染控制措施 467
  • 9.3.2水环境保护措施 468
  • 9.3.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469
  • 9.3.4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468
  • 9.3.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69
  • 9.4临时工程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469
  • 9.4.1临时工程环保措施 469
  • 9.4.2临时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470
  •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472
  • 10.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472
  • 10.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472
  • 10.3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472
  • 10.3.1劳动卫生设施 472
  • 10.3.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制度 474
  • 10.3.3劳动保护措施 475
  • 10.3.4劳动卫生措施 476
  • 10.3.5职业病防治措施 478
  • 11. 劳动力组织计划 480
  • 11.1劳动力组织管理机构 480
  • 11.2劳动力组织管理方案 480
  • 11.2.1架子队设置方案 480
  • 11.2.2架子队人员职责 480
  • 11.3劳动力组织管理措施 498
  • 11.3.1合理安排劳动力 498
  • 11.3.2组建规范架子队 498
  • 11.4劳动力调配计划 499
  • 11.4.1人员动员周期 499
  • 11.4.2劳动力进场计划 499
  • 1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 500
  • 12.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管理机构 500
  • 12.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方案 500
  • 12.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计划 500
  • 13.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 510
  • 13.1临时用地计划表 510
  • 13.2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 510
  • 14.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513
  • 14.1材料供应管理机构 513
  • 14.2主要材料供应方案 513
  • 14.2.1发包人供应材料计划 513
  • 14.2.2乙方自行采购材料 513
  • 14.2.3确保工程材料质量措施 513
  • 14.2.4材料供应的保证措施 514
  • 14.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515
  • 15.合同用款估算 517
  • 16.文明施工、文物保护 518
  • 16.1文明施工 518
  • 16.1.1文明施工目标 518
  • 16.1.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518
  • 16.1.3文明施工措施 518
  • 16.2文物保护措施 521
  • 17.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522
  • 17.1工程项目标准化施工管理 522
  • 17.1.1标准化管理体系 522
  • 17.1.2标准化管理措施 522
  • 17.2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530
  • 17.3施工协调配合措施 531
  • 17.3.1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措施 531
  • 17.3.2与甲方的配合措施 531
  • 17.3.3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532
  • 17.3.4与设计的配合措施 532
  • 17.3.5相邻施工单位、前后专业的配合措施 532
  • 17.3.6交通配合措施 533
  • 17.4地下、地上管线、周围构筑物保护措施 533
  • 17.5农民工利益保障措施 535

附件详情

1.项目概要 LXS-13标段自DK682+737.05至DK800+955.13,线路长度74.329km,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嘉峪关 、玉门市境内。线路自新设酒泉南站进站端DK682+737.05引出,在连霍高速公路北侧设酒泉南站,而后线路自酒泉市南侧边缘通过,跨连霍高速在河口村附近设嘉峪关南站后,线路继续西行,下穿长城上跨既有兰新铁路后,线路走行于连霍高速南侧至本标段终点DK800+955.13。 2.主要工程数量 1)路基工程(51.18公里) 区间路基土石方615.9977万施工方,站场土石方146.8152万施工方。
2)桥涵工程(22.87公里)
双线特大桥22817.9延长米/6座,单线特大桥1627.48延长米/2座,大桥1433.7延长米/5座,中桥334.8延长米/6座,小桥205.41延长米/13座,涵洞4164.72延长米/161座。
3)隧道工程(0.285公里)
双线隧道285延长米/1座。
4)轨道工程(153.53铺轨公里)
正线:铺设双块式无砟道床147.002铺轨公里。粒料道床23182立方米。铺新轨(无缝)6.53公里,线路拆除6.4公里。站线:铺设双块式无砟道床4.61铺轨公里。
6)房屋工程
生产及办公房屋9762平方米,居住及公共房屋150平方米,砼路面6230平方米,硬化面22400平方米。


相关下载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