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某标段(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平面图

附件详情

  • 第一章 施工总体筹划
  • 第二章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 第三章 盾构区间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 第一节 盾构区间项目概要
  • 第二节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 第三节 施工组织管理
  • 第三节 盾构区间施工方案
  • 第四节 盾构机的选型、性能及到场
  • 第四章 xxx站~xxx站区间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 第五章 施工 进度计划 及措施
  • 第六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第七章 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
  • 第八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 第九章 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
  • 第十章 机械设备配置及保障
  • 第十一章 劳动力、材料配备计划及保障
  • 第十二章 分包计划和管理措施
  • 第十三章 协调配合措施
  • 第十四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 第十五章 风险管理体系及措施

附件详情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招标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图纸等的认真阅读,并在现场多次踏勘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本标段工程的特点及重难点可以归纳如下: 1、区间盾构施工 区间隧道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排土困难、承压水失衡等问题。易引起地表、管线沉降变形、建筑物墙体开裂、甚至倒塌等不良工程事故的发生。在该类地层中进行区间盾构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盾构推进时拟采取如下对策:
(1)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在盾构前方压注膨润土(或泡沫剂),以改良土体,起到保护刀盘、保证盾构螺旋出土机正常出土及封闭裂隙水等作用。
(2)严格控制与切口压力有关的施工参数,尽量减少土压力波动。同时控制螺旋出土机的出土量和出土阀门的开启大小。
(3)加强地表和地表结构物的监测,增加监测点的点位和监测频率,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技术部门,必要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安全。
(4)确保同步注浆质量,及时进行二次补注浆。根据施工中的变形监测情况,随时调整注浆量及注浆参数,使地层变形量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2、 地表建筑物、地表水体
区间隧道沿线下穿或旁穿建筑物,旁穿的建筑物距隧道边界最近的平面距离仅0.3m。隧道处于城市主干道,交通拥挤,车流量大,由于区间隧道两端埋深较浅,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可能导致使隧道围岩的松动,进而引起坍塌,可对隧道周边土体采取特殊加固措施。详见区间控制性建筑物加固方案表表2。
地表水体(抚河)位于YCK13+300~YCK+490段,河床底部第四系厚度为6.20~11.50m,岩性主要为杂填土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其工程性质较差。淤泥质粉质粘土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厚度为0.80~1.50m。CK13+442处隧道顶部距河床仅2.34m;CK13+416处隧道顶部距河床底7.20m,其中0~6.20m为淤泥质粉质粘土,6.20m~7.20m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顶板稳定性极差。若隧道掘进施工压力控制不当,导致冒顶的可能性大,进而造成抚河水流倒灌,引发安全事故。
施工时应作好土体变形和地面沉降监测及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工作,辅以适当措施保证地面沉降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道路、管线和建筑物的安全。可能情况下,宜于区间隧道沿线设置地面沉降观测点,以及时发现地面变形异常情况,指导施工调整与围护加固工作。对区段内地下水(孔隙水)水位进行长期监测。
3、联络通道施工
联络通道施工工艺复杂,不确定因素多,开挖过程中直接面对外部深层土体,风险较大,是区间施工的重难点。
施工中拟采取如下对策:
(1)联络通道(泵站)进行加固土体,做好监控,确保效果。
(2)管片开口前在隧道加设支撑,做好预防措施。
(3)拆除开口环中的开口钢管片,此时开口环中未拆除的钢管片形成上下钢过梁、钢立柱。
(4)实施全过程跟踪安全监控,及时反馈监测信息。
(5)制作安装可靠度高的应急安全防护门,防止意外发生。
(6)施作钢拱架网喷混凝土初期支护,做好防护。
(7)准备充足的备用设备和应急物资,制定各种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安全。
4、盾构机出、进洞次数多,风险大
本标段进出洞达多次,而进出洞往往是发生事故频繁、风险较大的工序,为了保证盾构机顺利进出洞,必须对地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做好充分准备,拟采取如下对策:
(1)严格控制始发基座、反力架和负环的安装精度,确保盾构出洞的轴线准确无误。
(2)出洞前在基座轨道上涂抹油脂,减少盾构推进阻力,在刀头和帘布橡胶板上涂抹油脂,避免推进时刀头损坏洞门帘布橡胶板。
(3)特别注意盾构机姿态控制,尽量避免盾构机低头与偏离,加强盾构姿态测量,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4)盾构进入端头加固地层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掘进参数,必要时可采取加泥、加水或加泡沫的方式对碴土进行改良。
(5)在盾构机刀盘距洞门槽壁0.5m时尽量出空土仓中的碴土,减小对洞门及车站端墙的挤压以保证凿除洞门混凝土施工的安全。
(6)在洞口安装进、出洞装置,进、出洞装置由帘布橡胶板、圆环板、扇形板及相应的连接螺栓和垫圈组成,安装时进行准确定位,确保充分发挥作用。
(7)盾尾钢丝刷采用专门的装置安装牢固,盾尾钢丝刷中填满盾尾油脂,保证盾尾密封。
(8)必要时,在盾构井外打降压井,降低微承压水的水头高度。
(9)及时施做二次注浆,按要求进行进出洞设计判定,正确及时的安装帘布橡胶板。
5、明挖区间端头基坑为宽基坑,施工难度大
针对宽基坑的施工措施:
(1)开挖严格按“时空效应”原理,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段、分块、对称、平衡、限时”六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分段、横向分块(先中间后两侧)、随挖随撑、快速封底”的原则,处理好开挖和支撑的关系。
(2)两侧对

全部评论
评论网友评论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自主分享,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内容或者违法行为,请及时联系站长删除。